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0.5% 中国实际GDP增速为3.3% 详情

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0.5% 中国实际GDP增速为3.3%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何芬兰 / 2020-04-08 11:29:58
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是2.6% 实际GDP将萎缩0.5%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加速蔓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日下调了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的实际GDP将萎缩0.5%,2021年将重拾增长势头回升至3.2%。而在去年11月,穆迪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计是2.6%。
 
基准预测全球经济处于下行趋势
 
穆迪看到,近期全球经济活动已严重收缩。尽管主要央行和政府迅速采取政策措施应对,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已飙升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股市仍在持续下滑,信用利差也在飙升。欧元区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证实了欧元区已开始急剧收缩。各国企业和个人收入的普遍损失将在全球经济中产生乘数效应。穆迪预计未来几个月,各国的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即使在部分国家和政府有能力通过大规模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支持,一些小型企业和工作稳定性较低的弱势群体也可能会遭遇严重的财务困境。
 
穆迪认为,随着经济暂时陷入停滞,许多企业和个人停止创造收入,租金、水电费和债务等形式的金融债务将继续增加。因此,欧美各国政府正采取收入保障、监管宽容等重要政策措施,努力降低同时违约削弱金融稳定的风险。穆迪预计,随着经济冲击的深度和持续时间逐步变得更明确,政策措施将继续增加和深化。“目前难以准确估计此次危机的经济损失。”由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穆迪基准预测经济处于下行趋势。特别是消费持续下降及企业长时间关闭将影响利润、导致裁员并打击市场情绪。“这些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会引发自主衰退模式的出现,并暴露出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现有的脆弱性。”
 
下调几乎所有G20经济体的增长预测
 
随着安全社交距离规定、停工停产以及旅行和旅游限制的执行,穆迪预计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都将急剧收缩,而冲击将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将有助于防止发达经济体出现从遭受短期冲击转变为长期压力的情况,但尽管如此,穆迪预测,发达经济体的产出仍将大幅减少。
 
2020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的商业活动可能会严重下降。穆迪预计2020年前两个季度将出现严重的经济萎缩,德国预计萎缩5.4%,意大利4.5%,美国4.3%,英国3.9%,法国3.5%。尽管支持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可能会在后两个季度和2021年以高于趋势的增长拉动经济复苏,但第二季度的产出损失仍不太可能完全被弥补。
 
穆迪对经济复苏速度的预测保持谨慎的理由包括:服务业的性质使其无法完全弥补损失的产出;考虑到这种冲击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此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仍会保持警觉,避免重返疫情之前的服务类经济支出水平;即使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巨大,一些家庭和企业的收入仍将遭受负面冲击,因为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均衡。
 
新兴市场复苏将弱于发达市场
 
尽管中国的经济活动已逐步恢复,但是复苏较弱,且可能维持这种弱复苏。穆迪预计,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环比萎缩约10%。旨在抑制疫情传播的诸多限制措施的取消将有助于第二季度复工复产后经济的复苏。但第一季度供应链严重不畅以及外部需求疲弱(尤其是第二季度)将影响产能利用率。目前预测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3.3%,2021年增速为6%。消费需求改善缓慢将减缓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步伐。以刺激家庭支出增长为重点的财政宽松政策可能有助于提振下半年的国内需求,但投资增长,尤其是私营部门的投资增长将保持疲软。但该机构同时认为,货币和财政政策将支持中国明年经济稳步复苏。
 
穆迪已下调除沙特之外的G20经济体2020年增长预测,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第二季度GDP大幅下滑也在所难免。预计土耳其经济受冲击最为严重,第二、第三季度预计经济将萎缩7%左右。预计今年上半年墨西哥经济将萎缩5.2%,巴西经济将萎缩3.5%;两国全年经济将分别萎缩3.7%和1.6%左右。由于银行和非行金融部门的流动性严重受限,信贷流入经济受阻严重,预计印度2020年经济增长率2.5%,2021年为5.8%。预计南非2020年经济将萎缩2.5%,2021年可增长1.1%。在低增长率之下,上述两国的收入有可能急剧下降,并进一步影响国内需求和2021年经济复苏的速度。
 
穆迪分析称,许多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普遍缺乏社会安全保障,为企业和家庭提供足够支持的能力薄弱,这些国家固有的弱点也将加剧疫情引发的冲击。此外,随着增长前景的恶化,资本市场相对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仍容易受金融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因此,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复苏可能会比发达经济体和中国要弱。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