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巴曙松:全球宏观经济格局下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趋势 详情

巴曙松:全球宏观经济格局下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趋势

大河报 / 2020-06-18 12:03:34
 
    当前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大,国际货币体系亦受到重大冲击,人民币资产市场开放,面临着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的又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疫情发生以后,美国、欧元区、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央行宣布实施无限量宽松政策,全球货币总量和社会负债大规模扩张,无疑将进一步推低收益率,资金零利率、负利率或者资产负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将越来越普遍。
 
    实际上,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后,美国持续性的QE政策已经导致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用脚投票”,美国长期债券的净购买量呈现长期性下降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投资者更是大幅流出美国长期债券市场,表明国际市场对美国QE政策、美国经济复苏能力和长期经济走势态度谨慎。尽管现在美元在国际储备中占比还非常高,接近61%,但是过去5年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持续下降(65%下降到61%),而其他货币比重(欧元、日元、人民币)在稳步上升,反映出全球资产配置向非美货币倾斜。在经过这一轮冲击之后,国际社会的信心会有所变化,这实际上给人民币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来自市场需求端的机遇。
 
    首先,中国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率先取得经济复苏的阶段性成果,人民币资产整体表现较为稳定。由于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时表现出的有效措施,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复产复工、经济复苏有良好预期,经济下滑幅度在可控范围之内。其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稳固。与其他发达国家不断QE措施相比,中国过去几年认真落实了降杠杆、防风险等宏观审慎措施,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目前中国政府部门整体负债率相对较低,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40%。债务风险明显下降,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再次,目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较为合理,资产市场也有深度。目前A股和港股的市盈率不到15倍,低于美股的23倍,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其他主要国家比较(约2.6%),也具有明显吸引力。在目前市场各大类资产都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避险资产的特征,而且这一趋势必然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开放进程。
 
    在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人民币资产市场的过程中,学界、业界对于离岸市场的定位有不同观点。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初期,离岸市场曾经被视为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开放路径,或认为开放离岸市场将可能形成不同价格信号,造成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但是以在岸市场庞大的体量作为价格基础,跨境套利机制运转的空间很小。还有观点认为,在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香港已经不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唯一窗口,在岸本地市场开放才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包括内地近年来不断加快在岸市场开放的步伐,直接开放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也接连对境外交易者开放,推动人民币成为大宗商品的计价结算货币。但是,以目前一些产品试验性开放的效果来看,由于内地对国际资本进出的管制,对交易机制的约束,国际市场动荡时国内价格波动很小,两者出现了明显的脱节,说明本地市场直接国际化的成功落实,需要十分严格的条件。离岸市场发展需要依托在岸市场的巨大体量,但本地市场开放的卓有成效,也需要离岸市场的配合和支持。
 
    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出现巨大转变、金融市场动荡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出现了分化。从规模上看,全球离岸市场资金池规模(1.2万亿元,不包括银行同业存款),人民币贷款规模(全球各境外主要离岸市场合计3810亿元),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规模(全球各境外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债券未偿付余额4151亿元),较历史高峰时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通过香港“互联互通”渠道流入内地市场的资本规模明显加大。截至2019年底外资持有中国境内债券规模达到2.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较大部分通过“债券通”流入内地。外资持有股票规模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得益于MS-CI国际指数认可香港“互联互通”的便利性,为国际投资者提供A股相关套期保值及衍生工具,调整A股结算周期,缩小互联互通的交易假期差异,扩大沪深港通可投资股份范围等措施。因此,有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实践反思总结,对互联互通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延伸到更多资产板块,更好地配合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
 
    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对外贸易投资规模,需要一个高度国际化、传输畅通的对外连接通道保证人民币的自由流动,否则将大大制约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影响本地市场国际化的效率。对外连接通道的设计需要有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以配合。具体措施有两点:一是将香港建设成为安全可靠、服务亚洲时区的跨境交易、清算、结算及托管中心,尤其是增强香港债券托管机构的扺押品管理功能。二是进一步延伸和扩容“互联互通”的风险可控渠道至债券市场,开通债券通“南向通”,在满足信息透明、安全可控的监管要求的同时,让内地资金投资者通过香港的债券通渠道,买卖和持有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上的债券,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