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详情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国家统计局 / 2020-11-17 15:47:05
消费需求逐步回暖 市场销售持续上升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生产秩序有序恢复,消费需求逐步回暖,叠加国庆中秋双节带动,10月份商品销售继续回升,餐饮消费明显复苏,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线下消费持续改善。
 
  一、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
 
  消费市场继续改善。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增速比9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
 
1 2020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城乡市场持续好转。10月份,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和5.1%,增速分别比9月份加快1.0和1.1个百分点,城乡市场销售均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
 
  二、商品零售增速加快,餐饮消费由降转增
 
  商品零售增速持续提升。10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同比正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9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增长。
 
  餐饮等服务消费稳步恢复。随着居民外出就餐和旅游活动增多以及在国庆中秋双节带动下,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明显复苏。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住宿业经营情况继续好转。1—10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1—9月份收窄超过3个百分点。
 
2 2020年各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
 
 
 
  三、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汽车类连续四个月两位数增长
 
  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17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正增长,其中化妆品、文化办公用品等9类商品零售额两位数增长。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7%、16.7%和18.3%。其中,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9月份加快3.6和4.6个百分点。
 
  汽车类商品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汽车换购需求持续释放,特别是在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带动下,汽车市场销售明显回暖。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0%,增速比9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1个百分点。
 
  四、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增长,传统零售业态继续好转
 
  网络实物商品销售较快增长。1—10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增速比1—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3%和17.4%,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百货店等实体店铺持续改善。1—10月份,限额以上超市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与1—9月份基本持平;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商品零售额降幅继续收窄,分别比1—9月份收窄2.7、1.4和2.1个百分点。
 
  五、企业达产水平逐步提高,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企业达产率继续提升。国家统计局快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达到正常经营水平80%及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比例比9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达到正常经营水平50%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比例比9月份提高2.7个百分点。
 
  企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在限额以上企业中,10月份批发业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的比例比9月份分别提高1.4和1.2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的比例分别提高0.5和3.5个百分点。
 
  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稳定恢复的态势,重点商品销售回暖,餐饮消费稳步回升,新型消费方式快速发展。但要看到实体店铺销售有待进一步改善,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累计降幅仍然较大。下阶段,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居民消费活力,着力夯实消费复苏基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