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财政和货币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详情

财政和货币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2-03-14 11:04:45
2022年3月11日,中国央行公布2022年2月金融数据。总体上社融总量有所减弱,全社会存款有所增加表明宽信用处于第一阶段,即央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非金融企业和居民的社融增加才是宽信用的实质落地。近期DR007上升到2.3%左右,加大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预计下半年宽信用将加速落地见效。
 
2月社融同比和环比少增主因上月高基数,2月社融与2019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仍然多增。2022年2月社融1.19万亿元,同比少增5315亿元,与2020年2月相比多增3163亿元。社融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少增,主因是上月高基数。但2月社融与2019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仍然多增。2022年2月对实体经济新增人民币贷款9084亿元,同比少增4329亿元,与2020年2月相比多增1882亿元。整体上2月社融和信贷数据总量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但与疫情之前相比小幅上升。
 
就期限结构来看,2022年2月新增中长期人民币贷款4593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1.05万亿元和2.38万亿元,较2021年2月少增765亿元,显示2月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较弱。2月非金融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分别为5052亿元和-459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大幅下降,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转为负数,表明地产需求较弱。此外,2022年2月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5948亿元和1.59万亿元,比2020年2月多增895亿元。占比来看,2022年2月中长期贷款占比43.7%,是近一年以来的最低值。其中家庭中长期贷款2022年2月占比-4.4%,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48.1%,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下降显示房地产需求仍然不稳定。当然这还与上月高基数有关。此外,2月适逢春节,工作日较1月减少,生产停工及年后复产缓慢也导致中长期贷款需求减少。
 
非金融企业和财政存款有所增加,表明目前的“宽信用”还处于第一阶段。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加上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减少,这或与居民资金进入投资或理财有关。2022年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8.61万亿元,较2020年2月多增41.77万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多增21.31万亿元和2.54万亿元,表明居民和企业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表明投资意愿不足。2022年2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存款297亿美元,较2020年2月增加250亿美元,环比多增15亿美元,表明金融机构和居民外币存款仍然呈上升趋势。疫情以来出境消费和外币投资等使用外汇的机会减少,此外尽管美元升值,但人民币升值幅度更大,居民换汇意愿不足,外汇储蓄被动增加。此外,202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继续处于顺差局面,进出口企业外汇收入大幅增加,导致非金融企业外汇存款增加。
 
社融下滑主因是人民币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大幅下降所致。2022年2月新增委托贷款、新增信托贷款和新增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共-5053亿元,同比少增4656亿元,环比少增9532亿元,表外规模大幅下降或与需求不足有关。2022年2月新增委托贷款、新增信托贷款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74亿元、-751亿元、-4220亿元,表外业务中承兑汇票下降拖累最大。
 
2022年2月政府债券融资新增2722亿元,同比多增1705亿元,环比少增3304亿元,这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在2021年末提前下拨有关。2022年2月企业债券融资3377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变动2021亿元和-854亿元,较2020年2月少增517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或在于发行成本下降即市场利率下降:2022年2月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和7天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22%和2.15%,较2021年2月分别下行21.22BP和17.85BP。2022年2月份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585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108亿元和854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36亿元。2022年2月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共6684亿元,同比多增3618亿元,环比少增6580亿元,直接融资环比少增主因是节假日所致。
 
2022年中国要实现5.5%左右的增长,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2022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率目标设定为2.8%,较去年下调0.4个百分点,但2022年财政支持的力度并未减少。2022年财政预算内支出增速8.4%,新增财政支出规模扩大2万亿左右。2022年1月超预期的信贷数据,宽货币和宽信用齐下。财政和货币共同作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预计下半年宽信用将加速落地见效,下半年我国经济恢复程度好于上半年。
 
(作者:吴金铎 编辑:陆跃玲)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