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市场主体稳定增长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详情

市场主体稳定增长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2022-10-13 10:29:17
 
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十年来,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之和。个体工商户从4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迈上历史新台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市场主体的持续稳定增长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推动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重要战略资源。
 
结构和质量同步优化升级
 
伴随市场主体总量的持续增长,结构和质量的同步优化升级,成为中国市场主体发展的显著趋势之一。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为5∶10∶85,第一、二、三次产业企业数量比为3∶20∶77,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四新经济”年新设企业也由2012年的74万户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384万户,不断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积蓄新动能。
 
十年来,中国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1000多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民营企业占比由不足八成提高到九成多。不仅数量增加,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大为增强,不断有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放管服”改革及“六稳”“六保”显成效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主体是就业的载体和创新的平台,市场主体规模体现了市场规模,市场主体的分类则体现了分工的细化程度,这些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规模不断增长的市场主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放管服”改革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成为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突破口。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累计取消和下放1098项行政许可事项。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96位跃升至第31位,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从150位之后大幅跃升至第27位,中国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王志刚说,市场主体的稳定增长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紧密联系微观主体,在税收、金融、就业、社保等方面出台一揽子帮扶措施,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主基调下,政策走向稳住了各方预期和信心,为市场主体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保市场主体取得明显成效。自2020年以来,中国市场主体净增3700多万户,占过去十年净增总量的35%,经济展现更强韧性。
 
此外,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也为创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了保障。十年来,外商投资企业从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幅超过50%,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消费升级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为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提供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市场主体的稳步增长,也有着坚实的市场基础和支撑。在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处于新一轮消费变革周期。所谓“变”,是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在经历“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的转变,经历着与发达经济体同等发展阶段相同的消费升级过程,其中突出表现在服务消费和高品质商品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上。所谓“革”,是指消费升级过程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产生叠加,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创新和迭代不断加快,这为消费增长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空间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消费理念、消费内容、消费模式和新消费群体的兴起,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服务化、融合化和体验化的新趋势,传统的以大规模、同质化消费为前提的市场流通体系及生产组织方式正在重构。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高度细分的市场更多要靠大量的中小微市场主体去对接去满足,特别是快速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更是小微市场主体发挥优势和功能的主战场。
 
王青表示,更多培育市场主体,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成长和更新的生态,既是我国消费和市场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是形成更具潜力和活力强大国内市场的结果。当然,取得这一成绩,是以国家长期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根本前提和保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