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应对疫情 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货币政策可以适度预留部分政策空间
证券时报 / 2020-02-11 11:35:12
应对疫情:“稳外资”压力或大于“稳外贸”
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世卫组织将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财政部、商务部等出台了多个文件着力于提升便利,扩大进口。请问研究团队在稳外资稳外贸方面给出了什么建议?
刘晓光:这一认定本身的影响有限,关键在于疫情自身的发展趋势。该认定结果的有效期为3个月,3个月内会再次启动评估。其实这一认定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和各方援助,对中国更快地控制疫情发展和战胜疫情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今年的稳外贸和稳外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对跨国旅游等服务贸易的影响已经充分显现,后续影响较大的就是商品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形,稳外资的压力可能比稳外贸还要大。2003年受入世红利对冲,出口增速在疫情冲击下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增长34.6%,较2002年还提高了12.3个百分点,但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速则下降明显。本次疫情爆发的时间更早,新年的外贸订单和外商投资计划尚未全面启动,两方面受到的冲击都可能更大,需要提前做好政策应对。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