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疫情之下,中国能否确保粮食安全? 详情

疫情之下,中国能否确保粮食安全?

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 2020-04-07 18:23:46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确诊病例已经破百万,让人揪心。
 
疫情之下,中国能否确保粮食安全?
 
有这样一个产业,尽管平时并未受到关注,关键时刻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器。还是这个特殊产业,只有立足自身才能确保产品安全稳定,国际贸易是买不来的。这个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就是粮食生产。
 
一些国家因为疫情封锁港口、限制粮食出口,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亮起了红灯,再加上时隐时现的蝗虫灾害,粮食危机论卷土重来。这让正逐渐走出疫情阴霾的中国人再次陷入粮食短缺的担忧之中,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恐慌性抢购囤积粮食的现象。
 
那么,我国的粮食究竟够不够吃呢?需要抢购囤积粮食吗?
 
问题一:我国库存稻谷和小麦够吃一年,还有必要抢购囤粮吗?
 
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权威专家说,我国粮食库存充足,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我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可能到来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可不必恐慌抢购囤积粮食。
 
粮食够吃,稻谷和小麦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大家高度关注粮食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学会拨开迷雾看本质。在我国全民抗击疫情期间,消费市场基本没有发生粮食短缺的问题,虽然一些地方出现因恐慌导致的抢购现象,但很快就得到了平息。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农业连年丰收、库存充足是我国能够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的重要“资本”。
 
首先,我国粮食实现“十六年丰”,为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自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已经实现“十六连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了100%。
 
200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粮食再获丰收提供政策保障,特别是今年将南方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01元,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主产区早稻面积将会增加。
 
其次,粮食库存充足成为粮食市场稳定的“稳压器”。
 
我国粮库遍布全国各地,粮食库存主要包括政府储备、政策性粮食和企业周转库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
 
具体而言,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成品粮油储备。中央储备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宜存率达到98%以上;地方储备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粮食主产区储备规模保持3个月的销量,粮食主销区保持6个月的销量,粮食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销量。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品种结构中,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
 
除政府储备外,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目前,政策性粮食库存创历史新高,主产区普遍库存压力大。从今年情况看,夏粮收购面临一定仓容压力。此外,多元市场主体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
 
总的来看,我国库存的粮食足够多,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具体来看,我国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连续多年结余。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7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预计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
 
总而言之,我国粮食够吃。这下大家可以放心了吧。
 
而且,我国稻谷和小麦不仅够吃,因为库存粮食太多,还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目前一些粮食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可能还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