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2-10-14 13:49:01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首套房购买者的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经济日报 / 2022-10-14 13:43:54
日前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对扎实保民生、兜底线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指出,在第四季度阶段性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低保补助,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障扩围政策,使返乡农民工也能拿到补助或救助,同时将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纳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范围。这是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又一务实之举。
经济日报 / 2022-10-13 14:39:10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实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在稳定和推动进出口增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2-10-13 10:29:17
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十年来,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 63亿户,相比2012年底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10-13 10:28:27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
北京商报 / 2022-10-12 16:51:46
10月11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1 5,比上季度高2 6点。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主观评价和心理预期。取值在0至200之间,低于100表示受访者“信心不足”,高于100表明“有信心”。
经济日报 / 2022-10-12 11:35:21
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2 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 1%。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 08万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 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 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 01万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 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经济日报 / 2022-10-11 14:53:35
近段时间以来,外资机构调研A股热情明显升温。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下半年以来,外资机构调研上市公司近2000家,同比增长逾10%。细翻调研名单可以看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行业企业成为外资机构关注的焦点。这背后不仅有对投资赛道的慎重考量,而且折射出外资机构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认同。
第一财经 / 2022-10-10 17:02:18
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尤其是两批共60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设备更新改造优惠贷款政策的支持下,9月信贷需求有望出现好转。信贷需求好转的另一面表现是工业生产、投资的增速将处于持续恢复的通道中。
经济日报 / 2022-10-09 11:46:31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阶段性缓缴,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相关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民营企业进一步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经济日报 / 2022-09-27 14:18:07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全国税务系统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 兴税强国铸忠诚”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以实干实绩彰显担当,扎实做好各项税收工作,特别是落实好包括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内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红旗文稿 / 2022-09-27 14:07:4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
2022-09-26 15:50:13
财政收入好转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成效显现,经济持续稳步恢复发展。同时,自然口径由负转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基本完成,退税冲减收入因素明显减弱。各方应大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人民中国 / 2022-09-23 10:40:34
疫情下,2021年中日贸易仍逆势增长,彰显了合作韧性。50年间,经贸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未来将呈现出哪些新特点?面对下一个50年,两国应如何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人民中国》记者专访时发表了以下精彩观点。
2022-09-22 10:40:1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稳住市场主体”“稳定市场预期”,并及时果断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对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