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
首页 > 政策信息库 >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开启银行业敏捷转型新征程 详情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开启银行业敏捷转型新征程
2019-12-01 14:08:17

文档概述
过去 10 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银行业总体上处于一个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金融高约束、高风险、高成本的发展环境之中,从而导致经营绩效低增长、低回报和低估值的困境。短期内,这个局面依然较难摆脱和取得突破。但是,市场态势在长期的量变发展中积累新的质变动力和能量,特别是全球化推动力量、私人财富积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在更多地转向亚太地区,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布局、重组与转型视角,通过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推进敏捷化行动,可望迎来新的发展生机。本期报告对上述形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对区块链技术在全球银行业的应用、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专题分析。
 
一、宏观环境:巨变蓄能 
 
2008-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是深远的,从发展环境来看,最重要的特征可以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监管政策等方面来回顾和总结。同时,金融科技成为一股新生的力量,加上产品创新和客户投融资行为的转变,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模式都带来深刻的影响。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银行业正在面临环境重构续集巨变动能的前夜。
 
(一)实体经济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银行业增长动能不足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 10 年中,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大约为 3.1%,而危机后10 年里,平均增长率降至 2.5%。劳动生产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金融危机冲击、地缘政局动荡、全球经贸摩擦等因素扰动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经济低增长局面很难发生根本性改观。其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从接近 10%以上放缓到 8%以下,未来几年或进一步放缓到 6%甚至更低;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从 2.6%、2.1%和 1.0%下降到 1.8%、1.5%和 0.6%(表 1)。伴随经济低增长的是低通胀、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全球五大经济体平均通货膨胀率、央行基准利率、10 年期国债利率水平在两个十年间平均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2.0 个百分点和 1.0 个百分点(图 1、图 2),在未来数年中预计仍将维持这种低通胀、低利率格局。银行业的资产、业务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通胀和利率水平高度相关,上述变化将直接导致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增长缓慢、信用风险上升和利差收窄、收入增长率下行。
 
启银行业敏捷转型新征程
 
(二)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流动频繁,市场风险加大
 
过去 10 年中,受到危机冲击、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非预期因素增多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显著要高于危机前 10 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了价格、利率、汇率和指数等大起大落的波动。受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极度宽松的影响,跨境资本流动频繁,在实体经济体外循环,追逐虚拟经济利润,资源配置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扭曲。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融资成本上升、资本大幅外流和货币贬值等现象。以美国标普500 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数(VIX)衡量,危机后至今 10 年的平均波动水平比危机前高出 20%(图 3)。特别地,2015 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全球原油市场的波动性要显著高于欧美市场的波动性,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加大。高度的市场波动使得银行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市场风险激增,在未来几年中国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下,需给以特别关注。
 
 
(三)监管政策强约束,客户高要求,银行经营成本上升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监管框架持续改革,旨在提升高质量的资本和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应对不利冲击的韧性;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减少隐性公共补贴;强化金融机构出问题时的有效处置能力,显著提高金融体系承受重大风险冲击的能力;完善金融稳定风险的宏观审慎体系。其中,对银行业的监管主要包括:(1)通过更严格的风险权重要求增加资本的数量和质量,限制杠杆率,强化宏观审慎的逆周期资本缓冲;(2)强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监管:更高的资本缓冲、大额风险敞口和披露的额外要求、压力测试要求等。(3)针对流动性风险引入审慎监管,核心为两个量化工具: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以提高银行流动性状况的短期韧性,确保银行维持稳定的融资结构。(4)建立银行恢复和处置的全球框架,G-SIBs需要充足的总损失吸能力(TLAC),包括在破产时可以“紧急纾困”的债务比例。(5)强化更多监管措施,例如美国限制自营交易和引入中间控股公司规则;英国将交易账户与其它银行业务“隔离”;大幅强化反洗钱、反欺诈、反恐怖融资等的合规监管及其处罚力度,不断提高针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标准,针对影子银行、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业态监管措施逐步规范(表 2)。
 
 
从我国来看,金融监管持续强化。2018 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整治各类金融乱象,压降金融杠杆,指导和规范商业银行经营,更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协同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自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管理办法、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文件发布后,在严防风险底线,控制金融机构资产无序扩张和跨界经营等方面已取得实际成效。
 
与此同时,客户服务要求提升。高价值对公客户对专业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需要银行聚焦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策略,提供更高的交易效率、更广泛的资产选择,提供对公司、投行以及零售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在个人业务方面,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针对财富管理、交易支付便利化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银行在资产管理定制化服务等方面做出突破;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发展驱动了不同以往的需求模式,对商业银行场景化、便捷化、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监管政策和客户要求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银行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在夯实资本、合规经营、科技研发等方面投入大幅攀升,遭受监管处罚成本持续增加,不少欧美大银行甚至因此遭受巨大亏损。以监管处罚为例,2019年 4 月,美联储、美国司法部、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等机构先后对渣打银行处罚罚金累计 10.6 亿美元;美国司法部、财政部等向意大利裕信银行判罚 13 亿美元罚金。在我国,2017 年至 2019 年一季度,银保监会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1735 份,罚没总计 59.41 亿元人民币,超过之前 10 年的总和。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