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四五规划编制 > 城镇化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将大有可为 详情

城镇化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将大有可为

北京周报 / 2020-08-13 13:58:45
 
城镇化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将大有可为
 
中国政府将城镇化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推手。并早在“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里就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14年3月,中央政府还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城镇化进程。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被各界解读为是正在谋划的“十四五”规划有关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指导思想。
 
如果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自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算起,中国城镇化经历了42年时间,如果从1998年中国取消福利分房,房地产发展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算起,中国城镇化仅经历了22年时间。不管以哪个节点为起点,中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起步晚,时间短。
 
但中国城镇化成就非凡,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17.92%,1998年达到33.35%,2019年达到了60.60%。中国城镇化在“十一五”规划以来,更是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海西等等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聚集了75%的人口,创造了88%的GDP。
 
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使大量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了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从而也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生活水平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也使得服务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而以城市群为推进的城镇化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的聚集发展,特别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新型产业,以及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娱乐型产业,成为城市群产业发展主流,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是转型。
 
然而毕竟起步晚,时间短,中国的城市群虽已经初具规模,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初具辐射效应,但依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培育。比如核心城市的承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县城等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再比如城乡要素需要进一步实现自由流动,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基础设施与要素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当前的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相信中国的城镇化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会有更大发展。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