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四五规划编制 > “十四五”时期 探寻区域协调发展突破点 详情

“十四五”时期 探寻区域协调发展突破点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0-16 11:15:39
本报记者 王彩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正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阶段,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时间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区域协调新发展格局?如何加快培育更多区域经济增长极?
 
城镇化将进入更重视高质量发展的成熟稳定期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面临以下新特征:一是城镇化发展由中后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迈进,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化将由高速发展期进入更重视高质量发展的成熟稳定期;二是城市群需更加关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由分散式的独立发展或单中心极化的发展模式走上组团式、多中心发展之路;三是“十四五”期间城市群发展将从城市内部空间的产业分工扩大到城市群空间的分工,更加强调各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差异化和产业互补协作,推动主要节点城市与周边地区联合打造具有强大功能或特色服务的板块,并积极寻求板块之间的联动协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区域发展和城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在应习文看来,将推动区域经济向低密度、分散化、均衡化及线上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疫情将推动互联网科技出现跨越式发展,线上会议、教学迅速普及,互联网技术的突破使得远距离的信息传输成本下降,既降低了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也促进了城镇布局的分散化。
 
未来五年,全面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应习文认为,一是继续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二是鼓励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各类平台大胆创新,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以服务贸易、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示范区、自贸区,促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是以要素市场化为核心,促进区域间、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的关键作用
 
“‘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动力也在加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承载力、集聚力大幅提升,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要尊重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和人口迁移规律,因势利导,在政策上支持大城市在资源环境可持续的条件下做强做大,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一些发展滞后区域的发展条件,在宏观效率原则下,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中心城市是新时代的增长极,而都市圈又是中心城市发挥作用的支撑体系。”董彦岭建议,在都市圈框架下,中心城市聚集高端资源、高端产业,然后在都市圈形成辐射,卫星城形成各自特色和优势,构建起对中心城市的拱卫结构。中心城市“大而强”,卫星城市“特而美”,实现宜业和宜居、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有机分工和融合。要做大做强都市圈,一是要将资源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倾斜,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二是要促进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交通便利化、公共服务同城化、营商政策的协同化等,使中心城市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然后在都市圈的基础上,实现更大区域和全国市场的有机联系,促进我国国内高质量大循环格局的快速形成。
 
应习文建议,一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发展。要以增强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为重点,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十四五”期间,可在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提升都市圈路网密度等方面继续发力。二是推进信息数字网络的建设。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城市和数字化的都市圈,完善都市圈信息网络一体化布局,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三是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为重点,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