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数字经济 > 两江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详情

两江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上游新闻 / 2020-06-27 13:18:03
6月22日,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召开。同一天,重庆市公布的《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构建“一核、两翼、多点”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即两江新区,将探索人工智能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开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场景应用。
 
可以看出,作为“一核”的两江新区,将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挑起大梁。今年以来,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数字经济在两江新区的发展势头迅猛,这与两江新区贯彻实施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密切相关。
 
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不断集聚
 
目前,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已聚集类似于阿里云创新中心(重庆)孵化器在内的众创空间34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增注册数字经济企业323家,占新增企业比例为37.17%。开园至今已经累计注册数字经济企业超4500家。2019年,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产值(营业收入)1466.86亿元,同比增长近20 %。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两江新区建设重庆智慧之城,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创新平台。
 
对于园区而言,吸引到龙头企业入驻,不仅能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能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和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聚集。
 
自2017年开园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和园区孵化的方式,在3年多的时间里,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有东方红低轨卫星通信、腾讯、中软国际数字“一带一路”软件生态项目、紫光集团、云从科技、瀚云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入驻,并已逐渐成为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主阵地之一。
 
“4个协同”高标准推进规划建设
 
据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这些龙头企业还发起设立了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举办创客大赛、专题培训、政策研讨、人才对接等各类主题活动90余场,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地基”。
 
除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协同创新区与礼嘉智慧公园同样是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板块。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国内外20多所知名高效科研机构入驻,为数字经济产学研融合提供了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按照产业、人才、生活、生态“4个协同”高标准推进规划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集科技、人文、生态于一体的创新资源聚集地。
 
礼嘉智慧公园所有场景在体验中展示,为数字经济代表企业的成果展示创造了舞台,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这里将成为两江新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引领智慧生活新方式的标志。
 
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乘着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两江新区的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
 
在传统产业——汽车产业领域,数字经济也为企业转型升级带了利好。
 
2019年,上汽红岩推出了“5G+自动驾驶重卡”——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并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港区5G智能化作业。
 
记者了解到,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搭载了自主开发的智能驾驶控制系统,能够采集、分析大数据,并通过智能驾驶电控底盘,实现自动驾驶、自动装卸货物、自主规划最优路线、自动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区域等功能,全程无人操作,实现自动驾驶。
 
“我们将抓住两江新区打造重庆智慧之城的契机,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上汽红岩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邦东表示,5G+L4智能重卡预计将于6月底批量投入商业运营,年内启动上汽红岩第七代重卡预研工作。
 
数字经济发展迎新风口
 
在重庆发布的《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两江新区将重点建设5G网络、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城市大脑”,壮大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
 
同时,在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风口”。
 
一方面,两江新区将全力推动补链成群,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发展数字内容、数字文创、数字娱乐等数字产业,围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另一方面,两江新区将继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政府服务数字化治理转型,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推进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助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实习生 钟禾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