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数字经济 > 数据安全的法律体系雏形渐成 为数据安全保障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详情

数据安全的法律体系雏形渐成 为数据安全保障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8-25 16:59:55
数据正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以数据为新型基础性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数据要素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伴生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连续出台一系列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到执法,监管的步伐日益加速,数据安全的法律体系雏形渐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将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界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构建了数据安全的法律架构,其他下位法都是在上述法律组成的体系之下,继续细化和补充,为数据安全保障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这是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领域出台的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汽车数据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有利于防范化解汽车数据安全风险、保障汽车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该规定将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上个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等规定……这些部门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围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正不断地细化和完善。
 
近年来,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建立起了庞大的跨界生态系统,他们以海量的用户和数据为纽带,凭借资本的力量,利用网络协同等方式快速扩张。目前,互联网科技巨头凭借大数据技术进军新金融、新零售、网约车等新业态。虽然互联网科技巨头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用户移动端使用体验,但是随着资本的逐利扩张,数据安全的隐患也随之增加。有关数据泄露、数据窃听、数据滥用等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大型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数据扩张不仅对用户个人信息造成侵害,还对国家安全形成威胁,数据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日益壮大,其数据垄断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各国反垄断力度不断加大,以防止其滥用数据,侵害消费者隐私。据统计,在美国已经有超过30个州向亚马逊、谷歌、苹果、Facebook等美国大型互联网科技巨头提起反垄断相关诉讼。同时,欧洲一些国家、日本、韩国等也纷纷针对苹果、谷歌等提起了多起反垄断诉讼。
 
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开始从反垄断、数据安全审查层面,整顿互联网金融、电商、网约车等对用户数据信息高度依赖的领域。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美团、苏宁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相继受到了处罚。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开出了182.28亿元的天价反垄断罚单。
 
业内专家认为,数据安全是事关全局的国之大事。“十四五”时期,为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应进一步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严格管理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国家核心数据,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强数据安全评估,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