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 / 2022-11-08 19:53:40
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此次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的35席将改选,36个州将举行州长选举。中期选举结果将影响两党对国会的控制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经济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2-11-08 19:4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
广州日报 / 2022-11-08 19:38:4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提高站位,以更大格局、更广视野和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 2022-11-08 19:37: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吹响的冲锋号、发出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主题之后即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022-11-08 19:33:31
据了解,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那么,宏观大环境的压力在行业间如何分布?哪些行业承受的宏观风险又相对较轻?
人民日报 / 2022-11-08 19:26: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攀升,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较为突出
金融时报 / 2022-11-08 14:27:32
“近年来,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和新冠疫情等,持续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全球经济秩序,拖累经济增长,加剧通胀压力。
中国工业经济 / 2022-11-08 14:25:4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大规模信贷扩张使得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杠杆率水平最高、增幅最快的实体经济部门。与此同时,实际GDP增速趋于下降,表明高杠杆伴随着低增长。
2022-11-07 11:23:14
2022年11月4日,中央国家机关金融人才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央金融人才工委)书记、全国金融人才平台服务中心(国金中心)主任张信良带领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国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轻工数字经济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玉荣,国金商业投融资规划发展中心部级协调部主任李佳
2022-11-05 14:43:03
“基于国际分工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是连接全球各个国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纽带。”在11月5日举行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表示。
新华社 / 2022-11-05 14:34:43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全面部署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经济观察报 / 2022-11-05 14:32:36
近期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呈波动上升势头,银行间隔夜和7天回购等指标性利率已经升至了6月季末水平。在我们看来,随着年末的临近,总量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在上升。
2022-11-05 14:29:39
11月5日,在第五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近年来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和新冠疫情等持续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全球经济秩序,拖累经济增长,加剧通胀压力。央行采取多方面措施,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国际商报 / 2022-11-05 14:28:09
2023年,虽然,‘滞胀’的整体宏观背景未变,但金融市场的前瞻性变化也将悄然发生,趋利避害,既需要未雨绸缪、积极防御,更需要见微知著、果敢行动。”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日前指出,金融市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映射,“滞胀”是罕见、特殊的宏观经济状态,与之对应的金融市场注定具有“高波动、高风险”的极端化特点。
经济日报 / 2022-11-05 13:50:36
前三季度,在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同时,财政收入逐步企稳回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较好支撑。当前,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