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合理设置社会民生领域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及指标 详情

合理设置社会民生领域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及指标

中国发展观察 文|顾严 范宪伟 / 2020-09-23 14:13:09

国际上社会民生发展指标设置可借鉴的思路

 
梳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统计指标、国际劳工组织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教育监测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概览》指标和社会保护支出、欧盟综合社会指标和社会保障支出等国际关注度较高的指标体系,不难发现,社会民生领域中,我国人口、教育、健康等方面宏观指标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高,就业、社保、社会治理以及分人群的指标与国际上相比有一定差别。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十四五”发展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借鉴国际上的指标设置思路:
 
(一)引入主观指标以反映居民获得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社会概览》中监测成员国和部分非成员国的“积极体验指数”和“消极体验指数”。这两个指数来源于盖洛普公司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调查,近期样本量在15万人以上。积极体验指数反映受访者在被调查之前的一天休息良好、受到尊重、经常微笑或者大笑、学习或工作有乐趣、感到快乐的综合比例,消极体验指数则是受访者感到疼痛、忧虑、悲伤、压力、抑郁的综合比例。由于积极和消极体验指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没有生活满意度指标那么明显, 因此被认为更具有国家之间的可比性,能更好地反映居民的获得感。此外,《社会概览》中关于社会信任、社会信心、社会稳定方面的监测也普遍使用基于调查的主观指标。
 
(二)设置合成指标以呈现社会民生全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是反映社会民生全貌的著名指数,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成人识字率,占2/3权重;小学、中学、大学入学率,占1/3权重)、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的指标合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社会支出统计,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用于养老、遗属、丧失劳动能力者保障、健康、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失业保障、住宅等方面的支出汇总,反映全社会对于社会保护方面的投入。欧盟也有类似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涵盖医疗卫生、残疾人保障、养老保障、抚恤事务、家庭与儿童、失业治理、住房保障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政府和社会投入。
 
(三)突出人群指标以强调社会公平
 
国际上关注度较高的社会民生统计中,通常会将一部分重点关注人群的情况单列出来。在联合国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中,预期寿命、艾滋病发病率、入学率、工资等,会分别列出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指标数值。世界银行教育监测中的成人识字率、各级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等指标,也有分性别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统计中,不仅有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指标,还有60岁时的预期寿命指标。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中,除了全口径的失业率以外,还特别关注青年失业率和长期失业发生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残障人士、儿童、妇女、青年等群体被给予了特别的强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