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多重机遇催生“头雁”效应
经济参考报 / 2021-03-25 18:13: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用单列篇章的形式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
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对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布局、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手段不断创新等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引领全球经济的“头雁”效应将会愈加突出。
数字经济地位凸显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据介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成为区域核心。从总量看,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省份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贵州等地已经基本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福建早在2000年就提出“数字福建”战略,2019年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贵州模式”基本成型。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的数字经济“四化”框架初步形成。
第一,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从规模上看,2019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结构持续软化,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占比持续小幅提升。第二,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第三,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第四,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在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存储、商业智能处理、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安全、数据交换等各环节形成数据产业体系,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