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赋能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 详情

数字经济赋能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

2023-02-03 14:40:50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跨界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策源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要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构建与数字职业衔接、与企业等多元主体需求对接、与数字经济应用承接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技能型的跨界人才,开放型的国际化人才和责任管理型的创新人才。
 
  与数字职业衔接,培养高技能型跨界人才
 
  数字经济催生新业态,培育新职业。202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显示,金融科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明显带有数字特征的数字职业多达97个。首次标注数字职业类别也成为了新版大典的一个亮点。另根据《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初次求职者、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等成为更为脆弱的就业群体,他们面临着数字技能短缺的风险。
 
  对此,高校一方面要尽快认清数字职业带来的教育供给侧和经济社会需求侧之间的人才输出鸿沟,密切关注教育链、创新链与高质量发展下的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新使命下,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加快建立全面、系统、专业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数字职业与专业培养的有机联动。
 
  具体来说,一是要持续开展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工作。契合新业态、新产业和社会发展新形态对人才画像的新要求,反向设计数字经济专业的学生培养标准,在传统商科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增加更多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不断推进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升级、优化和融合;二是要不断提升商科人才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传授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专业”的技能学科素养、“信息思维模式”的理论逻辑素养和“数字公民”的数字伦理规范素养,培育商科学生成为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字技能,具有经济大数据应用分析技能的数字经济复合型跨界人才。以数字化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企业等多元主体需求对接,培养开放型国际化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当前,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重序企业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开启了共享经济3.0时代。这些新风向新动态新变化其实与高校供给侧一端的人才培养紧密相关。以传统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积极推进智改数转,深化打造智造强企;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重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路,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指引,不断开拓数字经济应用领域新空间。高校应面向企业等多元主体需求,拓展整合、协同创新,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开放式的深度融合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侧和消费市场需求导向的客观要求,加强专业与就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强化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动态适配机制,以和谐共生理念,明确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协同格局,形成“产业—专业—就业—创业”的开放式人才培育全链,以“企业所长”带动地方“产业所长”,形成“高校所长”,进而推进“人才所长”,构建理论、实践、应用、推广的四维融合协同合作体系,不断扩大合作的溢出效应和多场景的深度沉淀效果,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
 
  与数字经济应用承接,培养责任管理型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场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应用最为有力的抓手,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生力量。基于此,高校应以数字经济应用动态变化等新特征为目标,以创新和效率为驱动,加强对商科学生的责任管理教育:
 
  一是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新商科培养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高度融合,打造多维一体的资源整合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融通发展的能力素养。二是要以责任管理为核心,建立本质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责任三角”培养体系。强化本质责任,是高校对商科学生基本责任的要求,表现在数字素养培育、专业交叉运用、学科融合共通、综合能力达成等方面;强化社会责任,是高校要教育引导商科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法治观等,表现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涵育人文情怀、公共精神和价值内涵的“三全育人”格局,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创新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强化环境责任,旨在深化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和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有效应对各种数字场景中的有害行为,更有力直面数据安全挑战风险,准确发挥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要素的扩大、倍增和叠加作用,实现安全可信的知识提炼与共享,积极维护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秩序。
 
  作者:王彩芳、姜鸿、陈颖
 
  (本文为常州大学教育教学课题〈GJY2021042,GJY2021019,GJY2020015〉、常州大学高教研究课题〈CDGZ2022009〉、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政课题〈21DJSZ16〉、吴敬琏经济学院教育教学课题〈CDJJXY202106〉阶段性成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