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建新发展格局需处理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 详情

建新发展格局需处理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

中宏国研原创 / 2021-05-27 15:14:20
建新发展格局需处理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处理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国内大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从需求潜力来看,2019年中国年度零售销售总额从2001年的0.5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6.0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年度销售总额从3.4万亿美元增长到6.2万亿美元,中国消费市场在20年内扩张了30倍,与美国市场的差距迅速缩小,有望在短期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且还会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既标志着人民全方位、多层次需求满足程度的显著提升,也意味着中国向以内循环为主体转变具有强劲的内需潜力作支撑。但也要清醒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不是放弃对外开放。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可以说,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按照《纲要》的战略部署,“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涉及现代化的开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集中精力抓好几个关键任务。
 
一是畅通供给侧和需求侧良性循环互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二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三是在开放双循环中促进国内循环。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四是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五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将经济发展的底盘牢牢托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更充分就业。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对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拉动结构升级具有基础作用。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