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深刻认识党领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与经验 详情

深刻认识党领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与经验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11-01 13:23:14
原标题:深刻认识党领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与经验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基本遵循,体现着党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引领创新的导航作用。
 
建党百年,是波澜壮阔、风云激荡、创造辉煌的一百年。回首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的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真正跨越,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在过去的这一个世纪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深刻地改变了党和国家的面貌。
 
纵观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从起步改革到加快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基本遵循,体现着党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引领创新的导航作用。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极其落后的局面和外部环境的严重威胁,我国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将有限资金、物资和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集中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使本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活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和摒弃市场作用的发挥。尽管中央在向地方政府放权方面进行过很多探索,但由于这种行政性分权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计划体制框架和经济制度基础,因此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序幕。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自此,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深刻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不仅打破了传统意识形态和认识上的桎梏,而且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实践的思想利器,推动了改革开放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当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不仅反映出我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征程。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环境,特别是面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旧问题和矛盾,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次市场的作用由“基础性”升级为“决定性”,不仅是我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在理论认识上的又一次重要升华,也是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根本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百年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转折,无不源于思想的不断解放,认识的不断升华,以及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成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开启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之路。理论的突破和认识的深化,不仅是我党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因而可以有效引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这也彰显出我党在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
 
二、改革开放的历程,是理论创新引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党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围绕让市场发挥作用和政府转变职能,一系列改革方案和重大措施的陆续出台,推动着经济体制全方位、根本性变革,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让市场发挥作用,首要问题就是培育和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为此,在逐步消减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同时,国家逐步放开了对个人、集体、私营经济乃至外资的市场准入,大量城乡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放开经营自主权、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走向市场,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50万户增加到1.2亿户以上,40多年间增长了200多倍。
 
同样,建立和发展市场体系也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从商品市场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商品到要素、从封闭到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转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零售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已大幅度减少,更多转向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已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大幅减少。同时,还取消、停征、减免了1100多项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此同时,继续深化价格改革,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放开了商品和服务价格,目前政府定价的比例仅有3%。与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由政府定价、仅有3%由市场决定相比,这两个3%,鲜明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作用的转变和市场作用的不断升级。
 
三、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无止境,改革开放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阶段,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这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要求,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贯彻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发展。
 
应当看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在不少市场能更多更好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市场还难以有效发挥功能,政府的有形之手有时还是管得过多、伸得过长。这与建设有效、公正、法治、透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全适应,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我们不能满足已有的成就,止步现有的成绩,要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发扬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精神,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突破既有利益格局的藩篱,打破一些体制机制的桎梏,奋力夺取改革开放新胜利,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大考中,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为此,要以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重点,夯实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培育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党关于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最新成果。“三个没有变”的承诺斩钉截铁、振聋发聩,这是党和国家的承诺,是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非公经济和民企的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的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优化环境,也需要各类市场主体苦练内功,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要进一步加大市场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力度,使市场真正对要素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要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形成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度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要对价格体系改革,强调提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价格要能反映供需、能体现成本、能及时调整、能引导资源的优化;要进一步加快金融、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的改革力度,让市场能更加高效地配置要素和资源,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创新创业,能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造更好条件。应该看到,虽然简政放权取得不少成效,但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一些该还给市场的权力还没有完全还给市场,一些该还给社会的权力还没有真正还给社会,一些该放给地方和基层的权力还没有切实放给地方和基层。我们要在总结以往改革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特别要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牛鼻子”,在打造简政放权“升级版”、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四、坚持党的领导,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根源。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不断完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未来也将使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充满活力地发展。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也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发挥好党的领导这一定海神针作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果有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党内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也不能存在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正是因为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允许有党内利益集团,所以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有顶层设计和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过程的保障,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各环节,可以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走回头路,不走邪路,也不走弯路。此外,党的领导也最强有力的监督,不断排除影响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因素。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金融等领域腐败问题,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可以使所有市场主体都生长于同一片阳光下。
 
当前,我国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新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新阶段的改革开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改革开放再持续、再深化40年,我们的国家必将发生今天难以预想的巨变。让我们在纪念建党百年之际,畅想这个巨变,呼唤这个更加伟大的变革!
 
(作者:王微 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