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精准施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详情

精准施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3-08-17 10:02:36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却历经风雨一枝独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保持清醒,居安思危。
 
充分认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彰显出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也反映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第一,经济发展韧性巨大。从经济增速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2022年3%的经济增速,也远远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下行压力较大,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放缓尤为明显。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后劲略显不足;欧洲经济增长“趋异”,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之一,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0.6%,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基于此,联合国在5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4.8%上调至5.3%,远高于美国1.1%和欧盟0.9%的最新预期。
 
第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创新投资持续增加。2023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长;新兴领域和绿色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二是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新产业和新产品增势明显,科技创新赋能不断增强。2023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也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2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金量高的实体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第三,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一是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2023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消费增速在三大需求中由排名垫底重回首位。二是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是主要驱动力,2023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三是出口波动虽显压力,但潜在韧性较大,国际循环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人才红利等优势仍在,外贸基本盘对于经济增长仍有基础性支撑作用。
 
第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首先,2023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月份的5.6%持续降至6月份的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月份的5.7%降至3—5月份的5.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较2022年全年明显加快。其次,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物价仍在温和上涨,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阶段性回落,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增长相对较快。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加之2022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中国经济并不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冷静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随着国内外新情况和老问题的交织叠加,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旧面临严峻挑战。冷静、客观分析这些挑战或问题,对继续维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至关重要。
 
第一,内生增长动力还不够强。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开始缓慢下滑,2008—2013年间,经济增速从10.56%降为9.14%。2014—2019年间进一步降为6.84%。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将保持5%左右。与此同时,劳动力数量增速下滑明显,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内需不足、外需减弱。特别地,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强化出口管制和构建联盟体系,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不断升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复杂。
 
第二,消费需求提振力度还不够大。从短期看,新冠疫情后的“疤痕效应”导致居民“捂紧钱袋子”倾向明显,耐用品消费恢复滞后,消费信心仍显不足。从短期看,2023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1—5月份降低1.1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较1—5月份降低0.7个百分点。从长期看,截至2022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3.2%,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也大大低于日本、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
 
第三,微观主体预期还不够稳。预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很多迹象表明,当前预期并不稳定,且存在继续减弱的可能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2023年2月以来一直处于下滑态势,4月和5月连续两月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从3月也开始呈逐月下降态势,由3月的58.2%降为5月的54.5%。一季度消费者预期指数同比下降约20%,3月份环比下降-0.41%。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可能导致预期继续转弱。
 
第四,民营经济复苏动能还不够足。民营企业的复苏不够强劲,全国亏损的私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5月,纳入统计口径的亏损私营工业企业数量为99266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8.1%。2023年以来,私营企业利润下降最高比例达23%左右。与此同时,长期制约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因素逐渐增多,如外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产业链供应链外迁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
 
更加精准有力实施财政政策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当务之急,应更加精准有力实施财政政策。
 
第一,加大财政政策调控力度,用好政策空间。中国特有的以国有资本占主导的金融体系,使得政府债务率具有更高的“韧性”。一是依托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积极拓展政策空间;二是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水平,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进行更强有力的逆周期调节;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和布局,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优化提升专项债功效。
 
第二,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支持,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领域补齐短板。同时,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统筹民生保障资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缩小行业和地区间的税负差异,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强化财政政策的预期管理,加强政策储备。为了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应全面提升财政政策的预期管理效能,引入和用好财政政策指引,引入和用好直接管理预期的非常规财政政策,丰富政策工具箱。同时,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目标、政策空间、政策风险及政策绩效的跨周期审视,同时注重用更长期、更稳定的财政政策引导民营企业预期,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第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框架,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政策连续性和公信力;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托底功能,真正发挥社会安全网作用。进一步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第五,构建资金统筹长效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入探讨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的统筹衔接模式,建立跨部门协同的财政资金统筹机制。革新评估理念,由过去的财务评价转向实效评价,更加注重社会公众满意度。建立各级财政的可持续性评估框架,构建法制完善、全面覆盖、智能高效的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预算公开评审的事前审查机制,完善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监控”的事中预警体系,强化预算审查监督和审计监督相衔接的事后监督制度。
 
第六,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加大财政政策调控力度是必要之举,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任何风险。2022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达551.7%,已超过国际公认的120%警戒线。因此,应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尽快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方案,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筑牢财政安全底线。
 
作者:马海涛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