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系列报告 >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有望稳步回升 详情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有望稳步回升

2023-02-27 17:01:10
2022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力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步恢复。展望2023年,我国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2022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波动恢复态势
 
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开局、GDP增长4.8%,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亮眼,3月份受疫情反复等冲击经济出现放缓。第二季度,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0.4%,其中4月份三重压力叠加两大超预期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深度下滑;面对经济形势超预期下滑,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国务院加紧出台六方面33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份经济形势边际改善、6月份较快恢复。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恢复向好,GDP增长3.9%。进入第四季度,受冬季季节性影响疫情新发多发,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GDP增长2.9%。全年GDP增长3%。
 
● 供给侧呈现逐步恢复态势
 
工业生产波动回升。面对疫情冲击,工业生产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恢复,边际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高技术制造等新动能逐步成为增强工业韧性的重要力量,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等传统制造业表现较好。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延续了波动回升走势。
 
服务业生产缓慢恢复。受疫情持续多发散发的影响,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6%。
 
● 需求侧动力明显分化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在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多层次金融支持政策发力等因素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连续8个月回升。
 
消费需求明显收缩。2022年居民消费经历了“平稳运行—较快下滑—波动恢复—再次探底”的过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0.2%,低于过去两年同期4.0%的平均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4.3%和26.7%;6月份起在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等政策带动下汽车市场强势反弹,汽车销量增速由前5个月的同比下降12.2%跃升为6~10月份的增长23.3%。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但边际转弱。东盟、印度、拉美等贸易伙伴需求旺盛,机电、新能源车等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强,我国外贸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出口总额(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7%。但是,随着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减速下行,外需减弱趋势逐步显现,10月份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0.3%,结束了连续28个月的正增长。
 
● 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高位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回升。受输入性通胀、疫情散发、猪肉价格上涨、极端天气等影响,消费价格呈温和回升态势。2022年,CPI同比上涨2.0%,涨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由1月份的0.9%温和回升至9月份的2.8%,11月份回落至1.6%。我国CPI涨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稳步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先升后降态势,全球供应链效率下降,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基数因素前高后低,国内能源、粮食等重点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品价格总体呈逐月稳步回落走势。2022年,PPI同比上涨4.1%,涨幅同比放缓3.3个百分点,由1月份的9.1%逐月回落至11月份的-1.3%。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 国际环境存在“四重风险”
 
世界经济减速及贸易替代效应减弱导致外贸出口放缓。全球疫情冲击持续、地缘冲突加剧、极端异常天气频发、主要经济体激进加息,世界经济持续面临异常巨大下行压力,部分国家发生经济衰退甚至金融债务危机的风险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秋季报告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2.7%,较上年放缓0.5个百分点,也低于过去40多年3.5%的平均增速。世界经济减速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收缩。同时,部分国家放松疫情防控,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我国出口订单转入的贸易替代效应将会减弱。
 
主要经济体激进加息的滞后影响显现。为抑制通货膨胀持续攀升,美联储高频率大幅度加息,截至2023年2月,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4.5%~4.75%,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印度、巴西、南非等国中央银行也采取了加息措施。主要国家加息滞后效应逐步显现:在持续大幅加息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下,部分国家经济衰退的概率上升;部分国家将面临本币贬值、资本流出、主权债务危机等风险,中外利差扩大削弱了人民币金融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剧了短期资本流出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全球利率水平上升导致流动性趋紧,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加大。
 
乌克兰危机加剧地缘政治局势动荡风险。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部分动员令、美西方不断增加对乌军事援助等一系列事件升级,俄乌双方军事角力和利益诉求进入胶着状态,乌克兰危机走向更加难以预料。从地缘政治看,乌克兰危机及美西方对俄制裁加速打破欧洲政治平衡,欧洲国家被迫与美国战略利益捆绑,导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深度调整。从经济影响看,乌克兰危机及美西方对俄制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安全的威胁显著上升,严重干扰正常国际经贸合作。
 
大国博弈风险加剧。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中国是美国面对的最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美国对我国战略围堵打压从点到面、全方位、系统性增强。一是美国加大对华全方位科技脱钩和打压力度,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制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美国利用劳工问题进行打压,出台所谓“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推动对我国新疆企业和人员制裁;三是美国挑动台海等地区紧张局势意图明显;四是强化盟友联合围堵,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重振盟友关系,在供应链重塑、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以及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对华地缘政治经济竞争。
 
●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三大挑战”
 
订单转移和产能转移相叠加。一是订单转移趋势显现。在国内外疫情反复的背景下,部分发达经济体放松防疫政策,实施带疫复产,同时东南亚等地区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国内企业订单出现向海外转移的现象。纺织服装、家居建材、消费电子等行业企业反映订单外流明显。二是产能出现向外转移。疫情冲击和贸易摩擦影响全球产业布局,跨国公司调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分布。同时,随着国内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东南亚等国营商环境逐步改善,部分本土企业选择在国外设厂经营。当前订单和产能向海外转移相叠加,不利于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影响国内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企业缩表和居民缩表相同步。一是企业投资和生产意愿不足。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因素导致企业扩大生产意愿不足,投资回升动力趋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计划增加投资的企业占比仅为26%(多年平均水平不低于40%)。尽管当前货币流动性充裕,但企业新增贷款扩大生产意愿不强,导致部分资金难以进入生产领域。二是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2022年以来,部分房贷业主开始提前偿还房贷,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得新增房贷放缓,而居民储蓄存款较快增加。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城镇储户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创历史新高。企业和居民部门同时收缩资产负债表导致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交织。一是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承压、工业品价格走低、房地产遇冷等因素交织导致地方财政增收困难加大。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因而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上升。二是局部金融风险开始暴露。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等风险,部分购房业主出现停供房贷现象。中小银行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水平、公司治理等问题突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逐步暴露。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和金融风险相交织,势必压缩财政金融政策稳增长的空间,掣肘宏观政策的效能。
 
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稳步回升
 
展望2023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各地鼓足干劲、迎难而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经济有望稳步回升,生产端恢复加快,需求端动能增强,物价水平保持平稳。
 
● 经济增速将稳步恢复
 
“四大效应”助力2023年经济增长。一是政治效应。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宏伟蓝图,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将极大改善社会预期、鼓舞社会信心、激发生产积极性。二是政策效应。各项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叠加效果、累积效果和延后效果将进一步释放,支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三是缺口效应。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5%左右。受疫情冲击,我国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较大缺口。而我国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要素支撑能力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随着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2023年经济增速将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归。四是基数效应。2022年受疫情反复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出现显著下滑,2023年经济增速将在低基数基础上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
 
● 生产端恢复较快
 
一是工业生产增势向好。在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持续降低、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积极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等因素带动下,工业将保持较好增势。二是服务业波动修复。在不发生大范围大强度疫情反弹、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情况下,居民出行意愿增强,前期积累的餐饮、旅游、住宿、交通等接触性服务行业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
 
● 需求动能有所增强
 
一是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从基建投资看,我国大力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地方专项债适用范围、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融资支持等举措将持续为基建投资增长增添动力。从制造业投资看,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企业亏损情况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制造业新增留抵退税政策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有关部门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预计制造业投资总体将保持平稳增长。从房地产投资看,国家出台“金融16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将逐步回暖,主要房企偿债压力有所缓解,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收窄。
 
二是消费需求温和恢复。从服务消费看,旅游、休闲、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消费有望回暖向好,餐饮消费加快修复。从重点商品看,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延期到2023年底等政策有利于释放社会购车需求;各地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予以适度补贴或贷款贴息,部分耐用品消费将趋于好转。
 
三是外贸增长稳步放缓。受乌克兰危机、全球滞胀压力加大以及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过快转向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趋于放缓,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显著加大,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将更加乏力,我国出口面临更多压力。同时,疫情以来的贸易替代效应也随着周边国家生产恢复而进一步降低。
 
● 物价涨幅总体平稳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延续温和上涨。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有利于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居民消费进一步恢复将对物价涨幅形成一定支撑;货币环境总体宽松,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总体看,居民消费价格将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低。全球经济减速下行、需求疲软、运价高位回落、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呈现震荡回落走势;国内能源、粮食等重要商品保供稳价成效显著,重点产品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宏观经济将稳步恢复,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品需求回升将对工业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总体看,国内工业品价格将延续走低态势。
 
政策建议
 
财政货币政策加力稳定经济大盘。一是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强度,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政府投资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带动引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经济建设;二是落实好技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提高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深化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四是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金融工具,灵活精准施策,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五是用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六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需求政策加力提升效率。一是稳定社会就业,积极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保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夯实消费需求释放基础;二是拓展乡村消费空间,实施好汽车、绿色家电下乡活动,拓宽耐用消费品销售渠道;三是持续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大力推进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餐饮、数字文化以及“互联网+消费”等消费模式,增强消费活力;四是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论证推进一批重要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5G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布局;五是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投资,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加大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项目投资,加强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六是有效督查监管重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在建项目后续建设,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七是统筹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发挥外贸创新平台作用,保障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环节顺畅,支持外贸企业保生产保履约,确保订单交付。
 
房地产政策加力防范风险。一是积极推进保交楼建设,明确项目、房屋交付时间表,推动项目早复工、早交付;二是加强协同监管,严防风险外溢,加强市场监管和土地、金融等政策协同,加强部门和地方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加强对房地产领域相关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三是优化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四是开展房地产市场质量监管行动。强化全产业链监管,保证房地产项目原材料、施工、安装等工序质量,严打不良项目违规问题。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文章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4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