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巨灾风险治理如何进化?
财经杂志 / 2020-03-22 21:14:16
疫情之下如何化解偿付能力难题
疫情之下如何化解偿付能力难题
偿付能力始终是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难题,那么,新型巨灾保险制度的实施路径,要将“偿付能力难题”作为突破的重点。
对于巨灾保险基金的来源,财政资金的投入可以“量力而行”,不必追求规模,可以充分利用“财政信用”资源,提供付款承诺、紧急融资、融资担保和贴息、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初期和短期资金融通的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发行巨灾彩票的方式筹集资金。
巨灾保险基金作为统筹协调和管理国内外社会捐赠的平台,可以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分解巨灾风险,差异化匹配风险,创新解决工具。
通过巨灾证券化、巨灾债券和巨灾期权等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分散风险。此外,投保巨灾保险作为银行融资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巨灾保险的投保率和覆盖面,并体现制度的公共性。
化解偿付能力难题,还得益于风险防范水平的提升,并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巨灾风险治理效率。近年来,感测技术、卫星遥感、生物识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在巨灾风险防控中得到极大的应用,比如本次新冠疫情中用手机定位系统开展确诊和疑似患者追踪。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全面感测和动态反馈的巨灾风险管理技术平台,可以实现科学管理和动态预警,从而降低了巨灾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
尽管科技能够为巨灾风险治理提供更科学和高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但需要通过建立一种商业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促进巨灾风险治理科技的规范和有序发展。
巨灾保险基金平台特别是巨灾保险共保体,为巨灾风险治理科技力量提供了一个合作“窗口”,一方面能够引导科技企业,聚焦巨灾风险治理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集中采购”和“推荐使用”的手段,确保新技术的落地并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巨灾风险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巨灾风险治理机制的建设。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之后,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作者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编辑:俞燕)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