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
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国民
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我们也注意到,二季度GDP增速小幅回落,平减指数降幅扩大,6月单月来看,出口带动工业,但内需回落较多。因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下一步,一方面
政策应当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在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宏观
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并更多地选择市场化手段和经济型政策工具,要让宏观调控建立在法律的轨道上,要让市场主体切实地感受到了环境的宽松和温度,唯此才能真正地启动改善市场信心的进程。
一、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交出了一份含金量高、含新量升、含绿量足的“成绩单”。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月度调查失业率在5.0%—5.4%的区间波动,物价低位运行,也是基本平稳,国际收支也是基本平衡的,四大宏观调控指标总体稳定、符合预期。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结构升级特征明显。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虽然6月工业增加值改善有季末上冲因素,但主要或仍是受出口改善带动。与前期公布的海关出口数据一致,关税缓和效果在6月显现,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4.0%(5月为0.6%)。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都是绿色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0%,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达53.3%。各地继续实行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尤其是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改造步伐加快,大家都在积极对接“互联网+”“AI+”“数字+”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欢迎订阅报告,订阅咨询:010-86390675 1861829345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