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与重点领域
光明日报 / 2025-06-10 12:24:21
“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特征。为实现这三大目标,应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绿色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把新兴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做大做强的主要载体。“十四五”时期的新兴产业发展做大了产业规模,构筑起产业体系新支柱,但新兴产业的价值放大、模式赋能以及对其他行业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十五五”时期,应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促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多模式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用技术赋能主要产业,尽可能放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和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十四五”时期,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产业。“十五五”时期在继续壮大这些产业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据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同时,聚焦影响国民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问题,重点解决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高端传导器、机器人电机、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十四五”时期存在的较大产业短板,在人工智能硬件、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生物制造、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十四五”时期的弱势领域形成规模化国际竞争新优势。力争到“十五五”末期,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我国稳居全球新兴产业第一方阵,在主要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把未来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创新突破的主要动力。“十四五”时期,发达国家及我国的未来产业发展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开始逐步探索未来产业今后的选择方向与培育路径,因此更多的是在做“前瞻谋划”工作。“十五五”时期,经过数年的产业孵化与培育,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未来产业发展经验,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快发展”方面,集中力量加快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产业转化,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增长点。结合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纳米制造、激光制造、柔性制造、循环制造等“十四五”时期开展较少的工业生产新模式,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之后的下一代通用技术。“十四五”时期,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方向。“十五五”时期,未来产业发展应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扩大培育覆盖面,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着力加大新型显示、数字孪生、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深海空间等高潜能颠覆性新领域的创新投入。力争到“十五五”末期,我国在部分未来产业发展领域全球领先,前沿技术产业转化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引领力和产业链掌控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力。
把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思路为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侧重生态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十五五”时期,制造业绿色发展在坚持全面绿色转型方向、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利用绿色转型打开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增量空间,培育出绿色增长模式。通过实现从修补性治理技术改进转向内生性绿色技术创新,打造出绿色制造体系改造、绿色基础设施、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绿色认证服务等新增长点,推动制造业从“先排放后治理”生产模式转向绿色低碳制造体系,以绿色技术创新促进减碳和增长双赢。“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十五五”时期,制造业绿色发展应更加重视加强数字化绿色化新技术创新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程度,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工业减排降碳过程中的应用,借助数字技术加快绿色转型速度。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技术项目建设,着力降低应用成本。同时,着力做大绿色消费市场。积极推动绿色家电、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扩大政府部门的绿色采购范围和规模,做大绿色消费市场,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需求端支撑。力争到“十五五”末期,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取得全面进展,制造业绿色制造方式得到全面普及,绿色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色消费理念蔚然成风,制造业总体碳排放达峰回落。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