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与重点领域 详情

“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与重点领域

光明日报 / 2025-06-10 12:24:21

推动“十五五”时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当前,技术、数据、人才已超越了传统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步入“十五五”时期,应重点加大对技术创新、数据利用、人才培育方面的投入,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创新政策,助力现代制造业做强做优。要在全球现代制造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加大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发投入,以此努力提高现代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强化高等院校、国家级实验室、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针对企业在前沿技术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理论难题,引导科研机构有的放矢进行重点攻关,以协同创新补强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国家和有条件的地方层面设立现代制造业发展基金,加大对由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转化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在华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数据要素融资抵押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技术研发的信贷支持,支持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二是完善数据政策,加快现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引导企业开放数据,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支持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建立健全流程规则,积极培育流通生态,优化数据流通环境,探索多层次的数据交易模式,推动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动。围绕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加快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符合市场规律、契合发展需要的基础制度,重点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促进数据要素使用和交易合规高效、公平合理、安全可控、弹性包容,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三是优化人才政策,升级现代制造业人力资本。把握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演进趋势,着力培育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所需的多元化人才。加强国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中国战略科学家队伍,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发现和培养具有前瞻性科技和商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技术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研发中心,培养具备海外经营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引进具有海外龙头企业经历的华人优秀人才。加强中小学STEM课程设置,鼓励高校、职业学校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要开设并适时调整专业和课程,鼓励跨学科选课,加强产业应用和科技创业导向型培养,探索理工科博士、博士后多元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大力引进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领军人才,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配套制度,鼓励海外华人、留学生回国工作和创业。
 
  (作者:史丹、渠慎宁,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