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五五”时期应加快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详情

“十五五”时期应加快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 / 2025-06-11 15:02:14

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当前,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新业态新模式发育比较缓慢等问题。面向“十五五”,需要以传承历史、展现当下、引领未来为导向,加快探索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不断释放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助力推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政策体系创新,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科技、产业融合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强化机制创新。建议在“十五五”时期深入实施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专项工程,研究编制深入推动“十五五”时期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构建系统性、协同性的政策框架。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研究设立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谋划一批带动性强的融合类重大项目。
 
  注重文化新业态发展,做好“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文章。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是文化与产业双向互动的一体两面,以科技推动两者互促是“十五五”时期着力书写的一篇大文章。推动“产业文化化”就是加速文化向产业的渗透和赋能,重点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深化设计创新,推动品牌标准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加速形成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产业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化”就是加速文化从资源向产业的转化,重点要运用新科技具象化呈现文化意义、传播文化价值,推动各类文化企业、科技企业合作,加速推动数字藏品、数字文旅、元宇宙体验等数字文化新业态的孵化与应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繁荣。
 
  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壮大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面向“十五五”,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尤为重要。要做好人才战略顶层设计,加快文化科技交叉学科建设,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加大文化与科技、产业交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高端平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研单位与高校、企业建立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一体推进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面向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支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复合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拓展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十五五”时期,打造跨要素、跨平台、跨领域的各类型场景和平台,将成为发展文化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方式。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准开发特色旅游线路、研学基地、文化潮玩基地,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有序建设集文化资源、科技创新成果的博览和体验场馆,打造高水平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鼓励文化企业、科技企业、社会组织搭建各类文化科技产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在国家高新区这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区域,积极发展数字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应用、产业赋能、文化可感的一体化场景空间。
 
  作者:侯彦全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战略规划所副所长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