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 / 2024-12-18 15:48:34
人类社会的产业变革始终伴随着实体经济与先进生产力的融合,历史上实体经济先后与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融合,诞生了三次伟大的工业革命。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对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应深刻理解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找准融合中的关键点精准发力。
深刻理解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从需求端看,实体经济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托空间。多样化的实体业态催生了大量的数字新业态,如农业生产和商品销售等领域催生了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数字新业态。实体经济中的不同领域对技术的需求也牵引了数字技术的创新方向,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促进了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发展。从供给端看,实体经济中产生的数据供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源泉。企业、用户、政府和公共机构在生产、消费和服务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驱动着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此外,数字经济也离不开基础材料、元器件、工艺等底层产业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就得益于此。当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快提升,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给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产业根基。
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数字经济提升实体经济生产效率并进一步破解“资源约束”。实体经济依靠传统要素发展时,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显著的“投入约束”和“效率瓶颈”。数字经济则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特征,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数据要素具有报酬递增、低成本的特征,能够突破传统要素约束下的产出局限,提升实体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催生新的生产模式如“黑灯工厂”,也称“智慧工厂”,实现传统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重新组合,能够大幅提高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其次,数字经济有助于化解实体经济中的各类风险。机器人等技术的日益普及,可以降低实体经济对人工的依赖,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构建全国性、全球化的统一线上大市场,可以打破产业、地域限制,克服区域市场分割和全球市场“碎片化”问题;智能运输、仓储和智慧供应链的发展,可以优化供应流程,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最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价值增值。在企业生产方面,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和价值链地位攀升,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和产品附加率;在大众消费方面,数字经济可以提升消费的舒适性和体验感,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感知度,进而提高商品和服务的溢价能力。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共同统筹于“数实融合”框架。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统一的,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作为“数实融合”的两个核心内容,互为依赖、相辅相成,甚至相互转化。在数实融合中,实体经济成为数字化的实体经济,伴随着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要素,也会进一步反哺数字经济,促进数字产业做大做强,再次为实体经济发展蓄力。数字经济也必然是产业化的数字经济,没有产业化的数字经济是缺乏规模、集聚和创新效应的。产业化的数字经济一方面会加快形成数字技术和数字基建等核心基础设施,这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能够加快提高数字产业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数字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最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