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制定国有
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民营
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深入推进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厦门等综合改革试点,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深化输配电价格改革和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公用事业价格改革。考虑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到2029年的改革进程进行了全面谋划,“十五五”规划要全面落实三中全会的系统部署,预计将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建设作为
政策重点,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深入贯彻实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战略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前期改革重点在机制破冰,如公司制改制、混改试点等;后续阶段则聚焦功能升级与质量提升,例如强化国家战略安全保障、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202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84.7万亿元,利润总额4.4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资产负债率64.8%,处在相对较低水平。中央企业完成利润总额2.6万亿元,上缴税费2.6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稳定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其中2024年中央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8%,达2.7万亿元,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中央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部分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更是实现了倍增。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随后一直维持在万亿规模以上,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国有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国有企业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国有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资料订阅联系人:张老师 1861829345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