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新基建 > 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产业链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详情

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产业链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投资快报 / 2020-05-06 18:06:03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Starlink卫星宽带将在3个月内私下测试,6个月内公测。一时间,“颠覆5G的不是6G,而是卫星互联网”之类话题在网络迅速发酵。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范畴。业内人士认为,卫星互联网列为“新基建”范畴,预计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资主线。新基建覆盖卫星互联网,一方面说明商业航天(含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说明国家对太空开发及“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的重视。
 
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产业链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卫星互联网是个啥?
 
卫星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在太空使用低轨高通量卫星以实现高带宽低时延宽带覆盖,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所以本质上卫星互联网就是通信和卫星的技术拓展。在太空中的卫星就不存在地面通信设施受到地域、环境、成本的影响,它在组网后就可以实现全面应用范围无死角。在这个概念的设想中,我们可以利用高频毫米波无线电信号,发射一系列(数千个颗以上)的近地轨道卫星,为全球任意一个地点提供低延迟、高速宽带网络服务。对此,如果5G是二维地图上的高速公路,那么卫星互联网就是三维的飞机航线,所以它的应用更为广大,且市场更为宽阔。简单来说,那就是消费者的手机都是直接连接卫星,而非目前的各种通信基站。
 
那么,卫星互联网真的会颠覆5G吗?答案是不会的。高可靠、低延时是5G网络的重要特性,而这两点是卫星通信无法做到的。以马斯克Starlink卫星宽带为例,其网络延迟大概在 20ms-35ms 之间,这个延时接近现有4G网络(10-20ms),可实现实时通信和网络游戏等场景,但无法替代5G。此外,可靠性方面,Ku/Ka等卫星通信波段存在雨衰问题,简单说,就是如果用它辅助汽车驾驶,阴雨天可能会有风险。
 
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
 
卫星互联网以日益凸显的国家战略地位、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稀缺的空间频轨资源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将卫星互联网视为重要发展战略,相继发布卫星通信网络建设计划。
 
国外公司捷足先登,早已经瞄准了广袤无垠的太空,正在或是已经建设了其卫星互联网体系。2015年,马斯克正式提出“星链计划”,计划将在2019-2024年间发射约1.2万颗卫星组成“星链”网络,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服务。此外,OneWeb公司作为星链计划的主要竞争对手,其造星能力也不容小觑。相比于行业内制造每颗卫星一般需要12—18个月的速度,OneWeb卫星公司的卫星制造速度高达每天2颗。同样发力卫星的还有亚马逊。其“柯伊伯项目”计划将3236颗卫星发射入轨,并为全球提供低延迟、高速度的太空互联网服务。
 
不过,国内企业也不甘示弱。央企方面,早在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就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低轨通信项目“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这两项工程均在2018年底发射了各自的首颗验证卫星。
 
除了“国家队”之外,同样发力的还有民营航天公司。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其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该卫星可通过卫星终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九天微星则计划用72颗卫星,构建低轨物联网星座。按照计划,九天微星的物联网卫星星座,将在2022年前完成部署。汽车企业吉利科技旗下的时空道宇公司,也着手招聘火箭工程师,预备涉足火箭领域。
 
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产业链迎来历史发展机遇。银河证券指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为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三部分。按美国卫星协会预测, 三部分的市场规模占比约为7.5%、44.6%和 47.9%。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相关的公司将首先受益,与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相关的公司将在后期受益,但市场空间更大。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2218颗。在未来的10年内,预计数量将扩大10倍,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于低轨通信卫星。根据麦肯锡预测,预计2025年前,卫星互联网产值可达5600亿至8500亿美元。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李良认为,按照“星链”项目客户用户数量比例估算,未来我国国内卫星互联网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20亿元-560亿元。实现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后,市场空间将实现成倍增长,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相关的公司将首先受益,与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相关的公司将在后期受益,但市场空间更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