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立足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实数深度融合 详情

立足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实数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 / 2025-04-15 15:09:03

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应体现振兴实体经济的要求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应有利于扩大对实体经济的需求。总需求不足尤其是内需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条件下,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应考虑对总需求尤其是内需变动的影响,稳定扩大对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此,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新型销售模式如网购外卖、直播带货等拉动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和年轻人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好传统销售模式的功能,保护工商实体店不受过分挤压、能够正常运行,使中老年人和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在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制度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都应深入研究数字化平台与工商实体店的关系,推行能够综合扩大需求的多样化消费模式,创造有利于扩大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的消费环境,增强扩大消费的可持续性。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应把稳定实体经济的价格水平放在重要位置。总需求不足必然影响价格总水平的走势,价格下行态势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必须关注价格走势及其影响。从价格下降的动因看,需求不足、科技进步、流通方式变革等都会引起产品价格下行,数字化营销平台(包括实体企业线上营销)的低价促销模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制度,应加强对数字化销售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监管,削弱大型数字化平台的垄断性,使实数融合过程有利于稳定实体产业的价格,使主要制成品价格在国内外贸易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是保持制造业在GDP中比重相对稳定、促进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应有利于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数字化平台主导的网购、外卖、送餐等方式会增加商品销售的渠道,为消费者的随机、即时消费需求提供便利,但也会缩小消费者的活动半径,减少外出过程产生的消费行为,如减少出行交通、随机餐饮、随机购物、随机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消费支出。一旦新型消费方式上升到主体地位,新的消费习惯将越来越改变或替代传统的消费模式。应当看到,保留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保存传统消费方式中包含的文化传承,既有利于保护实体店发展空间和社会就业稳定,也能够减缓商业模式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冲突。为此,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制度,既要积极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也要注重保护传统消费方式。可以通过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综合调控,使平台企业与线下企业共享发展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基础设施的融入作用,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就业稳定增长。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应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变化与发展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需要依靠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传统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在实数融合的两个主要方向中,相对于数字产业化的作用,产业数字化更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但是,产业数字化存在改造的规模大、比重高、任务重的情形,因而产业数字化的速度往往滞后于数字产业化的速度。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制度,应加强宏观政策等的推动作用,把促进产业数字化改造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首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础,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中小微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次,加大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和促进力度,发挥好服务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作用,发挥好大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带动作用,发挥好产业融合对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促进作用。
 
  作者:郭克莎,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