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常委会议解读 > 中央政治局7·24会议解读: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政策并重 详情

中央政治局7·24会议解读: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政策并重

2023-07-25 14:07:34
导读:政治局会议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政策并重。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从会议对经济形势定调来看,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是边际上也指出“国内需求不足”。这一方面有疫情后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客观规律,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具体来看,会议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资本市场等领域有了新提法。对于房地产,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于地方债,会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对于资本市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宏观
 
周期与结构并重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2]。本次会议肯定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但也指出存在“新的困难挑战”。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政策并重。总体基调强调精准有力,货币政策方面增加对汇率的关注,而财政政策有望在稳增长和防风险方面综合发力,期待“一揽子化债方案”细节落地。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我们预计后续或加大力度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结构性政策在切实优化民企发展环境、产业数字化等领域也有积极部署。政治局会议之前也发布了多个政策(比如支持家居消费、城中村改造、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我们也将关注这些政策的落地情况。
 
本次会议肯定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同时指出存在“新的困难挑战”。在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部分,会议总体满意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明确指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仍然存在,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三重压力明显缓解,本此会议未提“三重压力”,而是提出经济面临“新的困难挑战”,这个困难和挑战主要指的是三方面,包括“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总的来看,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要好于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但相对一季度的政治局会议可能要略弱一些。
 
宏观政策总体基调强调精准有力。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是政策要“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对比来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宏观逆周期政策力度的同时,对“精准”有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方面,增加对对汇率的关注。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历史上政治局会议提到汇率的次数比较少,2022年的几次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到汇率,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曾经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有望在稳增长和防风险方面综合发力,期待“一揽子化债方案”细节落地。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和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等方面稳定企业主体、提振基建投资;另一方面,今年部分区域的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压力明显上升,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我们认为“一揽子化债方案”这一新提法可能会对当前地方化债经验做更为系统总结,方案或涵盖财政收入支持、资产盘活、债券限额额度释放、短期流动性纾困、促进城投转型与做实资产等领域,而随着政府更加注重地方隐债的系统性解决,隐债化解的节奏也将更为有序可控,我们预计相关风险也将明显降低。
 
房地产方面,指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后续或有更多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2023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总书记《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的表述。2023年7月邹澜司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房地我国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本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确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续或加大力度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稳需求方面,重点城市的五限放松仍可深化,强二线首付比仍有下调空间,存量房贷利率加快下调;促供给方面,金融16条部分政策延期,对头部民企的再融资或仍将加大支持;稳投资方面,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或将温和提振投资,但与之前棚改、旧改不同的是,节奏将稳妥,突出公益属性,避免大拆大建,同时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可能成为来源之一。在需求下行大趋势下,地产政策或托而不举,避免强刺激推升房地产泡沫。
 
政策着力通过改善供给质量、营造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会议提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提及的具体消费领域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其中前面3项在过去1周均发布了专门的政策文件予以推进。从政策举措来看,与2009年通过直接补贴进行需求侧刺激的政策思路不同,近期的政策更加侧重于供给优化和消费环境的建设。供给侧优化方面,支持绿色、智能消费,提高适老化水平,加快电子产品技术创新,开发经济实用车型等。消费环境建设方面,开展促消费活动,引导企业下沉农村市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等。政策主要通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做适当补贴,或者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再配置等方式,来进行需求侧的消费提振。
 
深化改革方面,强调“切实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企发展环境”。我们预计国企考核更加注重提效增质,进一步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近期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民营经济31条”),对民企提出新的更高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百年目标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民企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等现实关切,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民企人士、舆论氛围六个方面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基础。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我们预计相关部门将研究出台“1+N”配套措施,工信部已表示将组织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发改委表示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从以往政策效果看,2005年“非公经济旧36条”和2010年“民间投资新36条”发布后,民企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持续上升,民企数量占比上升或止跌,2018年习总书记民企座谈会和2019年“民营企业28条”后,民企投资占比止跌、民企数量占比上升。2022年后在疫情影响和地产平台监管政策之下,民企投资占比再度下滑、数量占比停滞不前,民企提振政策出台必要性加大,预计随着配套政策落地,民企信心有望提振,投资有望改善。
 
我们认为产业数字化有望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平台经济是数字产业化的代表,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对实体行业进行赋能。2023年7月12日,李强总理在平台经济座谈会上强调了平台企业在科技创新、赋能实体、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强调了“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我们认为这将推动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同时,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延续了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的表述。近期对平台企业的表述更加积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7]中首提资本 “红绿灯”, 重在强调亮“红灯”,如 “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2022年3月金稳委专题会议[8],开始强调尽快结束平台整改,更为市场化法制化的监管,“红”“绿”灯并重;2022年10月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表述更加积极[9];2023年7月李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平台企业座谈会中,肯定了平台经济在扩内需、创新、就业、公共服务和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偏重支持鼓励政策[10];而在“民营经济31条”中更强调依法依规和“绿灯”案例。
 
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稳就业以稳民生。会议在“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之后新提出“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可见稳就业在稳民生中的重要性。当前就业面临的结构性压力特点突出,稳就业更多需要通过结构性政策针对性地缓解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多管齐下从战略高度出发的各方面通力协作。
 
策略
 
中央政治局会议7月24日召开,从新闻通稿来看,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在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且在政策空间、汇率、房地产、资本市场、国民企发展、就业等多个领域回应市场关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肯定经济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强调运行层面的挑战。相较今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以及“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表态,本次会议在肯定“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也强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并指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会议对二季度以来经济新形势的表述切实客观,在政策应对上强调“用好政策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领域回应市场关切,重点关注资本市场及房地产提法。会议在较多领域回应市场关注,如1)继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2)在就业方面,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3)在拉动消费领域,会议指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4)结合二季度汇率走势,本次会议提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5)战略新兴领域方面,强调“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6)对外开放方面,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7)防风险领域,强调“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继2022年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再度提及资本市场,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另外在房地产领域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关注后续可能的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会议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前市场处于历史偏底部时期,中期机会大于风险。近期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位,沪深300指数前向市盈率9.5倍,明显低于历史均值,隐含股权风险溢价接近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位置;7月24日6600亿元左右的日成交额按照当前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换手率来看已经位于1.5%-2%的历史换手率偏底部区间;当前资产价格隐含了较为悲观的投资者预期,A股市场所呈现出的偏底部特征已经较为明显,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我们认为后续政策应对有助于逐步提升当前投资者信心,维持对今年下半年A股市场中性偏积极观点,对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当前位置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我们建议需要对政策可能支持领域提升关注,短期如地产产业链相关领域可能会有阶段性表现;同时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正陆续发布,未来结构上业绩出现改善拐点或超预期的下游消费、制造细分行业和个股,也有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领域。
 
地产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下称“会议”),对于房地产领域提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首次在最高层会议提及“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一致,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次在最高决策层面明确了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12]。我们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指,经历了过去20余年的高速建设,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整体上度过了供不应求、长期过热的阶段,城镇居民住房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这一新形势下,一部分新房需求已经达峰或进入下行周期、同时存量及增量住房供给较为充分的城市,有必要在“因城施策”框架下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支持合理的“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释放。结合当前政策现状,我们认为对于“卖一买一”、“卖旧买新”家庭的政策支持空间较大,或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中优先落地。
 
中短期防范化解风险和长期向新模式转变的相关措施仍将持续落实。会议在房地产领域仍将“防范和化解风险”作为当前首要目的,我们认为其内涵,除在需求端主动施为外,也须有效管控供给侧企业端和项目端风险, “金融16条”续期是一种体现,双管齐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维度上,保障房供给、城中村改造等作为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举措,着眼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继4月政治局会议后被再次提及,我们认为未来仍将持续稳步推进,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已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重视地产板块配置价值。政治局会议明确了在新供需条件下,房地产政策具有适度优化空间,我们预计后续各地在因城施策框架下有所发力,或有望带动基本面指标逐步筑底并温和复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