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10月金融数据:信贷社融回落 经济下行、通缩压力大 详情

10月金融数据:信贷社融回落 经济下行、通缩压力大

泽平宏观 / 2019-11-13 09:46:24

新型货币工具会容易导致金融市场不均衡

 
6、新型货币工具注重以我为主、精准滴灌,有助于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但是,新型工具也存在问题,期限不适宜银行放贷,且容易导致金融市场不均衡。
 
新型货币工具注重以我为主、精准滴灌,期限短且有成本。一方面,央行通过新型货币工具投放货币而不再依赖外汇占款,注重“以我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渠道进行投放,已基本掌握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权,主要工具是OMO(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等,这些工具和无期限无成本的外汇占款相比,期限较短且有成本,有助于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另一方面,新型货币工具更加注重精准滴灌,如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定向投资于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定向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定向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保证流动性基础,从而支持实体企业融资。
 
新型货币工具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第一,由于期限较短,且商业银行是被动接受,故不适于用于放贷。贷款投放很多是长期资金,而公开市场操作获得的资金期限较短,期限错配风险较大。同时,商业银行必须得依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非常不稳定,有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所以,这部分资金其实相比于外汇占款、存款获得的资金不适于放贷。第二,由于公开市场交易商仅限于部分银行,所以容易创造金融市场的不均衡。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针对的是一级交易商,同时PSL是定向供给政策性银行,所以大型银行容易获得资金,中小银行无法获得这类资金。这导致了大型银行相当于“影子中央银行”,催生了同业存单市场的火爆、影子银行的崛起,也导致了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均衡。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