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详谈财政货币政策“破局”之道
证券时报 / 2020-02-11 11:25:57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财政货币政策应如何破局
证券时报:不少观点预计,受疫情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您认为财政政策应出台哪些举措?
盛松成:此次疫情对地方财政造成了较大冲击,税基缩减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提高中央财政赤字率,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
我国政府部门整体的杠杆率并不算高,且政府债务结构较合理,绝大部分为内债,外债占比很低,短期债务占比也较低,这些为我国提高财政赤字率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赤字率,至少可以提高到3%。
证券时报:央行近日提出,将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您认为下一步货币政策在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方面可以出台哪些举措?
盛松成: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关注有效舒缓本次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努力降低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可在边际上适度放松。据有关测算,如果对企业在3天假期延长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予以免除,大约可减轻企业财务成本450亿元左右。央行可通过宏观审慎评估,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通过再贴现、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医药卫生领域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支持。
同时,降息也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总体看,我国的利率水平相对其它国家仍偏高。降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可以通过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逆回购利率等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进而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至于有观点担心的通胀压力是否会制约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我认为,物价对货币政策的制约不大,因为疫情对物价的影响集中在少数种类的食品、药品和卫生用品上,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基本稳定,甚至可能因需求减少而下降,一二月的CPI究竟是涨还是跌尚难下定论。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