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NIFD季报:2020第二季国内宏观经济 详情

NIFD季报:2020第二季国内宏观经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 2020-08-09 23:15:29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解析



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短时间内难以消退,但强度会逐步衰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1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255.3万例,波及到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共造成56.2万人死亡;其中,中国以外累计确诊病例高达1246.7万例,累计死亡55.7万例。从中国境内疫情防控情况看,在采取严格防控措施6周后,境内的新增病例就降到了100以下,随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本土新增病例逐渐接近零增长。目前,全国除各别重点地区和需要人员聚集的行业外,复工复产情况较快推进,生产生活逐步转入正轨。与中国境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不同,海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疫情快速蔓延后,曾在3月中下旬陆续宣布“封城”或下达紧急状态令,从实际抗疫效果来看,欧盟一些国家因人口较少,限制人员流动措施执行较严格,目前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降到500以下;但美国在经过一段时间封锁后,新增病例仍居高不下,同时失业率快速攀升,经济下滑严重。迫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压力,美国在仍有大量新增病例的情况下开始推行复工,造成新的大范围感染,目前日新增确诊病例在5万左右。同时,疫情在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大面积爆发,巴西、印度、南非每日新增确诊过万,这些国家医疗条件相对较差,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图1 美国和一些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每日新增病例情况(单位:例)

在疫苗和高效治疗手段面市之前,人员流动降低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防止病毒迅速扩散的办法,但也会抑制经济活动的正常展开。在逐步放松管控措施后,一些国家的部分月度经济指标出现跌幅收窄或环比回升迹象。从发达国家近期经济表现看:美国4月份失业率迅速跳升至14.7%,6月份下降为11.1%,二季度非农就业人数下降1328.8万,比上季度减少8.8%;高盛连锁店销售指数周度同比,在4月中旬创下22.2%最大跌幅后,下降幅度有所收窄;4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录得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41.5后,5月和6月分别回升到43.1和52.6,非制造业PMI同期也由41.8回升到45.4和57.1,目前的PMI回升反映了经济活动在4月受到强力冲击后的环比变化情况,经济活动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高盛预测,美国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将有可能大跌39%。欧元区国家制造业PMI在4月下降到33.4,低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最低33.5的水平,5月和6月分别回升到39.4和47.4;4月服务业PMI骤降到12,大幅低于国际金融危机时39.2的谷底值,5月和6月分别回升到30.5和48.3,仍未进入扩张区间。4月份欧元区投资者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下降为-42.9和-22,6月份回升到-24.8和-14.7。日本制造业PMI在4月份下降到41.9,5月继续下探到38.4,6月小幅回升至40.1;4月服务业PMI为21.5,创该指数2009年对外公布以来的最低水平,5月和6月逐步攀升到26.5和45.0;日本投资者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在4月落入谷底后,5、6月份也处于缓慢回升之中。

在一些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新兴经济体中,巴西以本币计价的GDP,在4、5月份分别同比收缩7.9%、8.1%,而以美元计价的GDP,同期则分别下降28.4%和28.5%。服务业占比超70%的巴西,4~6月的服务业PMI仅为27.4、27.6和35.9,大幅落入荣枯线以下。印度4、5月份工业生产指数分别同比下降57.6%、34.7%,4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仅为27.4和5.4,6月分别回升到47.2和33.7。俄罗斯、南非和墨西哥等疫情同样仍在快速蔓延的新兴经济体,PMI均值4月触及低点后,5~6月出现小幅回升。

疫情冲击之下,国际贸易出现加速萎缩之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公布的主要国家进出口数据,2020年1~4月,除进口在1月降幅同比有小幅收窄之外,其余月份进出口均呈现跌幅加深的局面。5、6月份,除防疫用品等急需物资外,其他商品和服务贸易恐难有太大起色。面对疫情在全球的大范围蔓延和部分国家防控疫情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一些国际组织纷纷调降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6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9%,较4月份发布的报告大幅下调了1.9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预计将收缩8.0%,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收缩3.0%,相比4月份分别调降了1.9和2.0个百分点。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降5.2%,其中发达经济体将下降7.0%,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下降2.5%。

图2 主要经济体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

面对如此巨大的疫情冲击,很多国家纷纷推出了多项政策救助措施。目前,各国财政措施总规模已达8万亿美元左右,中央银行也已向经济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IMF预计,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将占GDP的15.4%,日本和欧元区分别为7.1%、7.5%;美国政府债务余额将占GDP的131%,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119%的水平,此前预计这一水平在2030年才能达到。

综合近期疫情发展和主要国家的经济表现,我们有以下判断。

一是疫情在全球蔓延短期内已不太可能被完全遏制,但其对经济的冲击力度会逐步衰减。由于一些国家前期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病毒在其本国大范围传播,政府迟缓的行动,加上民众的意识和习惯等原因,使新增病例很难在限制人员流动的短时期内降至足够低的水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封锁后,经济下滑严重,失业率飙升,迫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压力,不得不重启经济。目前来看,美欧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只要疫情的蔓延不冲击其医疗系统,从而造成大量的死亡病例,经济重启的步伐应该就不会停止。这一点,从最近部分国外领导人表示让民众“忍受”病毒(Livewithit)就可见一斑。同时,随着疫情的传播,人们逐步熟悉如何规范自身行为降低被感染概率,各国的病毒检测技术有所完善、医疗系统也全力投入了运转,民众的恐慌情绪开始缓解。这些都有利于经济逐步恢复正轨,但是在疫苗研发和病毒自身演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只要主要国家的疫情防控形势没有根本好转,人们的社交距离、部分服务行业以及国际旅行和商务活动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对整个经济完全复苏形成制约。因此,2020年第三、四季度,部分国家经济可能呈现环比升同比降的特征。

二是疫情促成了人们习惯的改变,这些改变很多为“非亲增长型”。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限制人员流动,正影响着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形成一种习惯。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开始居家办公、学生的网络课程快速大范围的铺开,远程会议、网络直播成为一种常态。一些可以提高效率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变,在今后可能会固定下来,成为人们自愿接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些改变可以从总体上增进社会福利,但也会降低对石油、服装、化妆品等物质的消费,从而降低以GDP衡量的经济扩张的程度,产生“非亲增长型”效应。

三是受疫情冲击影响,各国会在未来追求供应链全球布局高效性与保障安全性方面进行新的权衡。在以往全球化浪潮中,各国通过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在疫情冲击之下,供应链被阻断,迫使各国重新关注供应安全问题。日本政府公开宣布以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日企将抗疫物质制造产能搬回日本;对于日企在本国扩大活性药成分产能的投资,提供50%的补贴。欧洲医药协会也做出了类似呼吁,以保证欧洲药品供应安全。目前,各国为保证供应链安全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将供应链回迁本国,二是形成多地供应,以分散风险。这都会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从而不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因此,美国等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次优策略,即在疫情继续传播但不严重冲击医疗系统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复工,全球经济的复苏轨迹大概率会呈现对勾型,即呈现快速收缩,后逐渐回升的状态。如果病毒感染人数有冲击医疗系统的风险,从而不得不实行新的封锁,则经济会出现再次下探,但下探幅度不会超过2020年第二季度。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