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新基建 >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建用并重 详情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建用并重

人民邮电报 / 2022-09-27 15:09:24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关键内容和重要领域,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机遇和挑战,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高效且可持续发展之路呢?
 
直面三大挑战
 
近年来,得益于政策的强力驱动,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目前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但是仍有诸多挑战不容忽视。
 
首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托,信息技术目前仍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尤其是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迭代周期短,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慢等特点,投资不确定性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以5G基站为例,赛迪发布的《5G发展2021展望白皮书》指出,为了达到理想的响应速度,5G基站数量至少是4G的2倍,5G基站成本超过4G基站的2倍,功耗则是4G基站的3倍;单从基站建设角度来看,5G投资大约是4G的1.5倍,全国总体投资规模达到1.2万亿元,投资周期超过8年。
 
其次,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亟须拓展应用场景。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效用的发挥,需要持续平稳运行的应用场景。当前,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应用场景仍然不多,盈利模式和投资回报周期均不确定。以卫星互联网为例,其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尚处于探索阶段。与5G适配的AR、VR、无人驾驶等相关应用仍然较少。
 
最后,网络安全威胁加大。在竞争加剧的国际环境下,网络攻击愈演愈烈,例如挪威Norsk Hydro的全球IT网络遭勒索软件恶意攻击,自动化生产线无奈关闭;伊朗石油、金融乃至军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遭受不明来源网络攻击,多次陷入瘫痪状态。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在赋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报告显示,2020年共有位于境外的约5.2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约531万台主机,对中国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2022年2月下旬以来,我国互联网持续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其通过攻击控制我国境内计算机,进而对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进行网络攻击。
 
加快建设步伐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投资。各地需因地制宜,细化落实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相关扶持政策,适度延长政策执行期限,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针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企业,通过提供融资绿色通道、相关信贷专项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相关业务。鉴于都市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和市场相对集中,具有更高的投资效率,风险投资项目、上市公司和头部企业等大多集中于此,可考虑以都市圈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激活有效投资和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相关消费需求,以都市圈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应用市场的快速培育。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制造、医疗卫生、通信社交、高铁民航、金融、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相关应用场景落地。聚焦制造业,鼓励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联合产学研以及上中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技术开发联盟等,为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打造应用样板,提供足够多的应用场景。聚焦智慧城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在政府相关项目中优先应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加快项目落地;围绕重点民生场景、数字治理、疫情防控等领域,加快培育智慧城市应用市场,打造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标杆示范应用。
 
在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筑牢网络安全底线。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具有技术密集的特征,需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尽早实现关键性基础性软硬件的自主可控,同时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建立健全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围绕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需求,扶持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强、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引导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信息技术产品自主可控生态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加快实现原创技术规模化应用。
 
作者: 中国联通研究院 李鹏飞 康飞  来源: 《人民邮电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