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全面解读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和主要标志
新华财经 / 2021-01-29 10:28:20
如何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与水平?
“多想”: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如何才能既推动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又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和安全性,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与水平?
王昌林: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才能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国际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一是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大市场循环畅通。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贸易、资金等互联互通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需深入推进,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畅通“一带一路”大市场。应同各方共同继续努力,加快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设施联通网络。应在项目建设、开拓市场、金融保障、规范企业行为、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应推动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让资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效流动起来。应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形成多层次合作架构,为“一带一路”大市场循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以贸易创新发展为抓手推动国内国际供需良性循环。贸易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对外贸易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扩大进口,使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巨大引力场。应不断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走优质优价道路,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进出口。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面向全球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但资本双向流动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中的资源配置能力。要继续积极稳妥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本供给,深度参与和引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国内国际实体经济循环提供强大的货币金融支撑。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建立健全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