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培育未来产业要坚持生态集群发展 详情

培育未来产业要坚持生态集群发展

深圳特区报 / 2024-06-11 16:23:58
提 要
 
未来产业将体现交叉、融合、集群的发展特征,因此,深圳未来产业培育需要坚持生态集群发展,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合力。
 
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的、由当下尚未成熟的前沿技术突破驱动的、将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今年3月,深圳“20+8”产业集群上线2.0版本,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光载信息、智能机器人、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生态集群培育,擘画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图景。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产业朝着智能、低碳、健康、空间方向融合演进。从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来看,智能方向涉及通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低碳方向涉及氢能、可控核聚变、先进储能系统等;健康方向涉及合成生物、脑科学、个性化RNA疗法等;空间方向涉及低空经济、深地深海深空等。并且,这些产业方向不断交叉融合,形成新的未来产业,如受生物启发的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机器人太空制造等。
 
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未来产业演化发展而来,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又能孕育新未来产业,形成一个产业互促的迭代发展过程。例如,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化,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向生产式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方向迈进。
 
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截至今年4月底,深圳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市重点实验室396家,在8大未来产业领域均有实验室布局,其中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科学与脑机工程、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平台基础较好。同时,深圳也在加快重点科研平台、大科学装置建设,如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庞大。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9%,已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截至2023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部分未来产业集聚态势初步显现。比如,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32%落户在光明区,目前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超90家,基本覆盖合成生物工具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上中下游环节,总估值约270亿元。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