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2024-11-14 17:11:22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进而推动整个产业体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推动了传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方式实现质的跃升。
首先,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传统产业通过引进、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品基础。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以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为特征,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以前沿技术作为底层支撑,通过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具有高成长性,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是转换新旧动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动力。未来产业代表了科技发展方向,为新质生产力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最后,科技创新需要在生产中得到推广与应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高效的生产组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聚集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各种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作者:陈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本文发表于《经济参考报》 2024年11月13日(08版)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