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就业提质扩容 详情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就业提质扩容

经济日报 / 2025-07-30 13:01:02

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就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对推动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发展促进就业,必然要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就业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技术进步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而劳动者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是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实现方式,一定意义上也是新质生产力各个要件优化组合的实现方式。更充分的就业体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更紧密地结合,更高质量的就业则体现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形成和增长离不开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发生了变化,由以劳动力再配置推动的充分就业为主,向依靠创新带来的技术效率提升为主逐渐转变。如果仅仅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理解,它是劳动和资本投入以外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似乎与就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蕴含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过程中,尤其受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也要使人力资本在就业岗位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见,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往往有多种路径,在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特别注重利用好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人才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所在,也是解决好当前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自本世纪初以来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我国的劳动者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左右,同时近年来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充裕的人才供给,使我国经济形成了“工程师红利”,在技能密集型的行业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发展优势。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取得了快速进步,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充分体现了“工程师红利”对这些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招,就是要为以往投资培养的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必然来源于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技术进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作用。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等人口形势的持续变化,技术进步的方向必然是越来越节约劳动,这也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高质量充分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从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看,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兼容是完全可行的。过去十余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源禀赋的变化作出积极反应,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等劳动节约型技术,使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由于行业总体规模扩大及其衍生效应,虽然技术进步朝着节约劳动的方向发展,但总体上并没有减少工作岗位,反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就业扩大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统一。因此,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动态地看待技术进步在促进发展和推动就业提质扩容中的作用,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相互促进的局面。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