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2023-08-01 14:12:13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3-08-01 13:19:42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恢复态势,经济同比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和现实基础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改变。
经济日报 / 2023-07-27 11:42:35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日报 / 2023-07-27 11:37:08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大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新态势,顺应产业运行逻辑深度变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
经济日报 / 2023-07-27 11:32: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对深化陆海双向开放、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畅通国际物流贸易大通道,加速激发通道经济活力。
经济日报 / 2023-07-26 14:34:13
近年来,随着数字全球化和全球贸易服务化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特别是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对于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 / 2023-07-26 14:27:29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趋势没有变,加之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短期内虽然外贸有压力、有挑战,但从中长期来看,外贸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不会变。
经济日报 / 2023-07-26 14:26:38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特别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是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人民日报 / 2023-07-26 14:13: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以等不得的使命担当和急不得的历史耐心,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学习时报 / 2023-07-26 13:59:5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经济日报 / 2023-07-25 14:15:46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无论是与过往三年比较,还是与其他经济体横向比较,5 5%都是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速。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能够取得这样的经济运行绩效实属不易。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2023-07-25 14:01:39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CPI低通胀、PPI通缩。中国官方近期将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定义为总需求不足,体现了官方对中国经济上述基本特点的正确认识。
2023-07-23 11:21:01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制造业发展的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定制化趋势不断凸显。为顺应新技术革命及工业发展模式变化趋势,需要对传统工业化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
课题组 / 2023-07-22 15:20:34
芯片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但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对我国采取了围堵措施,我国相关产业面临一定风险,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进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要予以高度关注。
经济日报 / 2023-07-21 15:01:25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生产供给持续增加,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为小微企业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小微企业信心,激发其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