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疫情难以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 看专家怎么说? 详情

疫情难以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 看专家怎么说?

今日中国 / 2020-04-26 23:43:33

朱民:“95%的外国资本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

 
疫情中,一些国家出现的“经济保护主义”,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延续几十年经济全球化的终结。对此,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取消或终结,因为整个经济的关联性、信息的关联性、人的关联性都在大大加强,这不是任由谁说了算的”。
 
朱民说,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在个别国家已经出现。“疫情一来,很多国家都闭门自保,例如有的国家取消同中国的通航和经贸往来;英国宣布群体免疫后,德国立即把边境关掉;特朗普拦截发往其他地区的医疗救助物资等,疫情本身带来了局部和全球的冲突,这就是保护主义的具体体现。”
 
最近,有媒体“误读”认为,一些在华外企资本会出现大批“回流”。朱民表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部分产业链移出中国这很正常,科技的发展使得规模经济缩小,使得资本配置重新划定区域这是自然。“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观察,95%以上的外国资本不但没有移出中国,而且还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
 
朱民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包括之前的东京地震、泰国水灾等,使各国对产业链的脆弱性也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开始在全球进行布局。“但是在这个过程里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今年开始,中国有全球最强的增长,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到现在为止,外资仍然在进来。”
 
朱民说,此次疫情“危机”,也让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多“生机”。“疫情给传统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无线配送等新兴行业却正在释放出逆势增长的潜力,‘线上’加速替代‘线下’,也加快了产业升级创新,比如这期间,全国仅线上教育收入较同期就增加了300%。”朱民认为,疫情期间中国的经济虽然有很多全新的尝试,但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用更主动的作为去推动改革和开放,按照中央提出的“六保”要求保市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比如我们最新提出的‘新基建’,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要加速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内容的建设;在创新基础设施方面,要侧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在努力改变和转型的积极信号。”
 
“人类已经经历过了多次疫情,比如中世纪的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我们都活过来了,我们对未来有信心,是因为我们相信经济全球化,相信未来。”朱民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