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详情

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求是网 作者:张占斌 / 2020-05-06 14:55:31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持续不懈的努力下,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作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我国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在世界经济中重要性显著上升。这次抗击疫情,充分展示了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也充分表明了我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安定天下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52年至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2016、2017、2018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80万亿和90万亿元大关。2019年全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超过分列世界第三到第五位的日本、德国和英国的总和,与世界第一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近些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也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保障“饭碗”能力日益增强。吃饱肚子是中国老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历朝历代都没能圆上这个温饱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我们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冠疫情对我国农业也是一次大考和检验,部分地区的农产品产销衔接阶段性受阻,价格波动比较大,但由于我国农业产能稳,国家粮食储备总量充足,口粮完全自给,米面随买随有,市场运行保持了平稳。目前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2020年粮食和农业有望继续丰收。我国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将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安全,继续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海纳百川的“中国制造”,誉满天下的“基建强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接近30%。2013-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7%和9.5%。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且产业链条非常完备,配套能力强。“世界工厂”锻造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风采。在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还有庞大的能源生产、输送网络和发达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组成的一张张“大网”高效输送了各种资源和要素。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七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我国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新基建”的有序展开,将与“老基建”比翼双飞、一道发力,协同推动经济更加稳健发展。
 
服务业支撑半壁江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亮点纷呈。服务业大发展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业逐步快速发展起来。2013年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首度超过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迅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占比都已超过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次疫情对服务业冲击很大,特别是许多中小微服务业企业面临很多困难,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精准帮扶,增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度过难关、战胜困难的能力。疫情倒逼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线消费、网络教育、远程问诊等展现巨大潜力,异军突起的快递业,遍布城乡的快递小哥,更加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新亮点。在防控疫情中,服务业为满足企业复工复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以来服务业多项指标好转,市场信心逐步增强。
 
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我们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积累的丰厚物质技术条件,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能够为我国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挥好比较优势,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