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张柏林:“双循环”背景下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详情

张柏林:“双循环”背景下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河南日报 / 2020-11-05 12:16:03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进而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应站位世界经济大格局与我国发展新阶段的高度来观照自身的发展,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发挥市场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独特优势,于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抓住机遇,奋勇前进。
 
  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河南有自身的优势,但重点要进行思维意识的重塑,才能在新形势下精准发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与重构。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全局思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各省来说,党就是站在更高处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与道路,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做决策。将自己置于国家大循环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区域、人力、农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不落人后、展现新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系统思维。“风物长宜放眼量”,要从高处着手,系统协调。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要拉长长板,发挥市场规模优势,释放内需潜力、引导创造消费需求,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放大自身优势,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同时要补足短板,全面激活市场消费潜力,为此,应发展网络交易服务,促进市场在农村的下沉和农产品在市场的上行,激活乡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能消费、敢消费”的良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创新思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创新可以是“从0到1”,把基础研究体系补上来,使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也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一方面将已经发展的产业进行革新,增强科技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力,有效嫁接新技术、新科技,如5G赋能交通、物流领域,信息科技助力制造业等,将数字化、智能化思维更好地运用于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要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入驻,为科技建省提供智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加法思维。达到“1+1>2”的效果,即为加法思维。“加”即增加,各个领域互融互通,“交通+”、“文旅+”、“物流+”、“互联网+”等,突破行业屏障,构建行业网,开拓新业态;“加”即加深,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在交通领域推动运输方式与基础设施衔接,在经济领域给市场主体更多投资自主权等;“加”即加速,要加速交通、经济、物流、生产等各个“微循环”的畅通。要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顺畅,为互融互通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共赢思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河南首先应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加强产业开放合作,畅通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路”开放渠道,强化平台载体,联动自贸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叠加优势。其次,不做零和博弈,而做正和博弈,与兄弟省份有机配合,去除“输赢思维”,共同把蛋糕做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成果带来的利益。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树立忧患思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双循环”格局的潮流下,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份冷静,避免在热烈的循环、参与下失去自我的特点,在不断地循环中“泯然众省”,演变成为没有重点、失去特色的同质化城市,从而陷入循环陷阱中。因此,河南应该保持并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强自身经济活力、科技能力、创新动力、人才引力,在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循环的同时,建造省内循环,为参与国内国际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高质量的动力。
 
  (作者:河南省社科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张柏林)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