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霖最新演讲万字分享:我们该如何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本质
李奇霖 / 2020-01-02 10:13:34
开放与贸易
4、开放与贸易
(一)中美双方合作的基础
中美贸易摩擦是目前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对中美贸易摩擦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先明确什么是中美合作的基础。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来说,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轮红利就来自于中国加入WTO。从中国的诉求来看,中国需要被纳入到西方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
从美国的诉求来看,世界石油危机、美国的工会制度、环保主义思潮、冷战的国际形势等共同导致了美国的滞胀现象。为了降低成本,美国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基地。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对环保的关注、对劳工的保护恰恰相对较弱,符合美国的需求。
在中美双方各自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把大量的工业产能转移至中国,实现了双方经济的共赢,这就是中美双方合作的基础。
全球的价值链也由此形成。西方国家向全球提供创新体系、原创产品、技术工具、消费市场,然后将过剩的产能转移给中国。中国作为生产部门,生产、出口产品换取美元,并把其中一部分美元投入欧美资本市场,促进创新。
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欧美国家将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而诸如俄罗斯、澳大利亚、拉美、南非、中东等资源国则负责把资源出口给中国,中国回馈资源国以产品和货币,这些国家再将这些资金投入欧美,使得欧美国家能够继续提供创新体系。在这一价值链中,欧美居于核心地位,能够获得最高的价值。
如果按照这一体系运转,中国将一直扮演全球价值链中的产品提供商角色,若中国仅生产而不创新的话,美国霸权的体系将会继续维持,而不会挑起贸易争端。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