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RCEP与TPP分析 详情

RCEP与TPP分析

2020-03-13 14:45:45
在谈到RCEP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来自以美国主导的TPP对区域合作的冲击和影响。毋庸讳言,就经济合作层面来看,TPP是一个涵盖面广、自由化程度高,并且是一个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协议框架,被某些人称为是高门槛的21世纪全面经济合作模式。据已经透露出来的内容来看,从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手续,到贸易救济措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再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服务贸易、临时入境,以至于关于政府透明度、贸易争端解决和参与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等都囊括在内。为了完成如此众多的课题,目前的TPP谈判共设置了24个谈判小组,涵盖21个领域,从中不难看出其所涉议题的广度和深度。
 
据分析TPP在提升现有的自由贸易水平上确有可取之处。但是, TPP最终能否建成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了激烈的利益冲突。参与TPP谈判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其中有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有文莱、秘鲁这样的小国家,各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在劳工标准问题上,越南反对美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反对将劳工标准作为变相贸易壁垒的做法。
 
其次,TPP无保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条款,使得很多国家都面临巨大的国内阻力。以日本为例,农业问题长期以来是日本贸易自由化的最大障碍。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进行的估算,如全部取消关税,则日本的农业生产将减少4.1万亿日元,由此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将达到约7.9万亿日元,约占日本现有GDP的1%。。
 
当然,人们最大的疑虑来自于美国的亚太战略,谁也不愿冒政绩和安全风险为美国火中取栗。
 
相比TPP而言,RCEP就较多地受到各方的欢迎。
 
首先来自于RCEP的现实可能性。RCEP也是旨在建立一个“现代的、高质量的”,但又是“门槛”适中更具可行性的自贸区谈判,同时,RCEP将对部分经济落后的东盟成员国区别对待,实行特殊政策
 
第二,开放性。启动RCEP谈判并不意味着要用RCEP取代现存的各个自贸区,与此同时RCEP坚持开放合作原则,欢迎10+6以外其他国家参与,为其他国家加入RCEP预留了空间。
 
第三,东盟主导。RCEP不仅是一个贸易协定,同时也是东盟加强与重要的邻近国家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各参与国,特别是本地区的大国在实施其政治经济战略的同时,能否充分考虑到对东盟主导性的充分尊重是RCEP成败的关键。
 
人们普遍认为,RCEP与其他现有亚太区域的多种合作机制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同TPP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之所以亚太地区合作框架层出不穷,恰恰说明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可以预见,东亚区域合作必将在体系准入、成员范围和合作机制等方面进入多重交叉的复杂局面。RCEP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被戏称为“意大利面条”式多重交叉的错综复杂的亚太经济合作的新的曙光,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充满希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