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经济”是什么?如何发展“智能经济”?
2020-04-03 15:18:29
“新基建和智能经济,关系到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服务创新研究部主任蔺雷博士认为,虽然党中央国务院2018年就提出了“新基建”这个概念,但疫情之下它更有现实意义。所有企业、行业都可以用智能化的手段重做一遍,最后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对企业实体而言,“智能经济”并不陌生,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智能制造”到现在的“智能经济”,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智能经济现在还处于公众期望值很高,但跟实际应用场景存在落差的阶段”蔺雷谈到。创新管理里有一个指标叫技术成熟度,就是说一项新技术来了之后,大家对它的期望和它真正能带来的实际效应。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智能经济处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并行的阶段,并不是说今天提出来了智能经济,明天就能达到。
“智能经济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不能一下就把它拔得过高”,通过对五六十家企业的调研,蔺雷发现智能化手段真正进入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早期阶段,企业的总体效率没有提升,成本也没有降低,为什么?因为智能化生产改造成本很高、企业的适应周期较长。短期而言,虽然产出提升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但是改造成本需要时间去消化,投入和产出比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这是个“倒U型”的过程。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