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法国学者:疫情成为地缘政治变革加速器 详情

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法国学者:疫情成为地缘政治变革加速器

参考消息网 / 2020-06-16 23:32:50
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文/徐永春 刘芳)欧洲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震中”之一。这场疫情不仅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生活,也是政治决策者数月来的施政焦点。法国多位智库成员和学者认为,新冠疫情揭示了西方社会弊端和全球治理短板,使全球化在短期面临变数,但是全球化的长期趋势不会轻易转变。此外,危机中孕育新机,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改变旧地缘政治的加速器,世界期待一个更公平的国际体系。
 
危机暴露欧美社会弊端
 
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日前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西方社会弊端以及全球治理短板。全世界都真切地看到了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面对疫情的“无能”,既未能预见疫情大流行,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犯下“严重的错误”。
 
比埃说,法国政府在抗疫过程中逐步调整策略,意识到公众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并提高病毒检测和筛查能力。同时,得益于同中国等国家开展的有效合作,法国的抗疫斗争逐步取得一些成效。
 
她认为,相比之下,美国政府面对疫情的无能是最显而易见的。起初,美国政府没有对新冠疫情做好准备,为了掩饰自己疏于准备,甚至声称新冠病毒只是一种“流感”。接着,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和推卸责任,美国发起了一场妖魔化中国的运动。但是,即使是美国的欧洲盟友也无法认同美国政客的做法。例如巴黎蒙田研究所高级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指出:“这场疫情危机进一步证实了美国的弱点。面对疫情,这个世界头号军事大国发现自己‘被解除了武装’。”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认为,如同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暴露出国际格局日趋复杂化,并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控制。
 
加深西方对全球化反思
 
比埃说,新冠疫情在欧洲的暴发,暴露了西方国家医疗体系和生产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西方社会对此进行的反思延伸至全球价值链的配置,这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她指出,在疫情暴发初期,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民众发现,口罩、检测试剂、呼吸机等最起码的防护和治疗物资面临严重短缺。人们意识到国家无力保护民众,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噩梦”。
 
比埃说,法国目前正在形成一种共识,从知名智库、经济学者到财经媒体,人们都认为有必要将一些产业迁回法国。虽然,目前还没有人相信经济全球化会彻底中断,但是在新冠疫情之前,深层次的变化就已经显露端倪。法国采购咨询公司Agilebuyer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法国54%的商业领袖认为“法国制造”已成为业务布局的重要标准,原因包括:特朗普动辄加征关税的举动、“低成本”国家的劳动力报酬增加、价值链中的欺诈行为以及运输成本的惊人增长等。
 
不过,多位法国学者指出,全球化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短期影响,但其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
 
德蒙布里亚尔说,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世界的主题并非全球化的终结。不过,为了避免另一场公共卫生危机甚至“数字疫情”(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病毒大流行)给全球化带来致命破坏,各国必须集中精力承担其首要责任,即保卫本国公民的广泛安全。
 
《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认为,以目前情况看,单凭一场疫情危机不足以带来世界体系的变化,关键要看危机之后政治行动者的作为。
 
皮凯蒂说:“上世纪20年代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诞生了累计税制、劳动法、企业董事会制度等新的社会经济制度,这与知识界、思想界发展变化和积极推动密切相关,事实上,西方知识界和思想界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在酝酿和准备。当前社会发生剧变的可能性远远小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中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疫情之后的世界会变得怎样?比埃认为,新冠疫情可以成为改进旧有地缘政治的加速器,以建立一个更公平的国际体系,并在诸如“一带一路”倡议等措施启发下开展全球经济合作。
 
比埃建议,西方国家应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控制,通过金融手段推动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尖端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家必须恢复其作为经济领航者的角色,并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规划。在国际层面,世界大国必须团结一致,改进布雷顿森林体系,纠正其中的不公平因素。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尼法斯说,衰落强国与新兴强国竞争的“修昔底德陷阱”中,新冠疫情是一个加速转变的新因素。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应该领导西方世界,可是他不仅没能采取有效的内部政策,还肆意批评欧洲伙伴。欧洲必须反思自主战略,采取有别于美国的自主战略。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和中国项目主任弗朗索瓦·戈德芒说,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普遍相信,中国将在未来做出更大贡献并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