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聚焦】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
新浪财经 / 2020-06-21 23:53:09
黄益平:疫情过后 数字经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根据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疫情期间的隔离政策、保持距离封城的政策,确实对经济活动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从个体经营户活跃的数量来看,疫情发生后,全国总体水平下降了50%。农村的个体经营户业务量的冲击相对比城市少一些。
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时,两类地区个体经营户数量上升的特别快,一类地区是劳动力输出省,比如四川;还有一类是劳动力的输入省,比如广东。这反映了个体经营户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就业的蓄水池的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未来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都会保持一个相对疲软的态势。由于全球很多国家的疫情尚未控制,因此输入型病例的风险很大,这将影响未来经济活动的复苏态势。疫情过后,数字经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无接触交易会大幅上升。
从政策角度来看,我们应当:
一是工作重点应落实在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生活上;
二是要采取一些投资措施支撑经济增长;
三是要想办法开展国际合作,巩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地位。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