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蒋金法:振兴实体经济 加快动能转换 详情

蒋金法:振兴实体经济 加快动能转换

江西日报 作者:蒋金法 / 2020-08-10 11:52:25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近期召开的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动能转换,为我省坚定不移走好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提供支撑。
 
  振兴实体经济迫在眉睫
 
  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基础。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复苏,但是还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发展态势。有些产业行业,如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仍受疫情影响,并未完全复工复产。从国际来看,全球疫情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叠加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形势严峻复杂。因此,要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就要振兴实体经济,增强克服重大压力和挑战的动力,这也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和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
 
  振兴实体经济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实体经济是创造就业的重要主体,是解决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主渠道,是社会稳定之基。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许多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振兴实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从而最大限度稳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振兴实体经济是不断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其中关键在于供给侧发力不足,表现在企业的产品供给质量不高,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水平不高。振兴实体经济将推进企业转型,提升国内经济的供给质量,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振兴实体经济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有带动经济增长的旧动能正在逐步衰减,比如,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导致资源能源日益短缺;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劳动力人口也出现了持续下降。因此,仅仅依靠传统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寻找和培育新动能。
 
  所谓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旧动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效率与质量,完全可以转换为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就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延伸,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持续增强创新动力。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要转换思想观念。政府、企业都应尽快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认识到新动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实现理念变革。另一方面,要转变体制机制。大力构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实现创新创业大发展。
 
  多措并举,加快振兴我省实体经济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府要由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变,进一步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要大力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无缝对接企业和群众需求,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目标。要继续完善和提升江西“赣服通”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让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在“赣服通”上实现掌上办理。另一方面,落实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按照中央“六稳”“六保”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推进办税便利化举措,不折不扣地让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依法为生产经营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优先对小微企业纾困帮扶,视情况下调小微企业税费负担。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破除政府行政垄断,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以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以国务院批复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契机,落实最新版的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基于“负面清单+正面鼓励”的原则对外资政策进行优化,不断提升江西产业开放度。依托南昌、赣州、九江综合保税区,设立高水平投资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另一方面,培育和引入多元化市场投资主体。引入更多优质项目、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资本及社会资本参与到全省的产业发展中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国家重点项目支持,紧盯国家政策动态和资金投向,全力争取更大支持。继续开展对接周边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举办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会、对接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会等,吸引周边资本和赣商回流。精心筹办“三请三回”暨“三企”入赣大会,发挥赣商组织作用,举办系列专题对接活动,推动赣商赣才返乡创业。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一要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充分发挥政府科研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大力度建设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等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全省优势创新资源,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高端创新平台,实现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二要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强化省级层面对建设国家“双一流”大学的支持,引领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新技术的人才培育。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服务,建立常态化引才机制,将高层次人才引进纳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积极吸引顶尖人才来我省创业。同时,在企业注册、纳税融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完善服务。
 
  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突出智能化方向,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二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上饶和抚州大数据、鹰潭移动物联网,以及南昌VR产业,加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积极布局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产业。推动设立江西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一批数字产业发展平台。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