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混战“一键全网叫车”
江苏商报 / 2020-10-10 09:26:57
随着车多、优惠多的优势逐步体现,聚合模式成为互联网巨头切入网约车腹地的利器。但在高歌猛进的背后,一些弊端也在暴露,那些率先克服痛点。
公司或将成为赛道的领跑者
聚合打车不是新鲜事物,如今却成为互联网巨头博弈的焦点。
据普华永道预测,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5036 亿元,这深深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注意,近日腾讯下场之后,BAT三巨头悉数切入聚合打车赛道,如此一来聚合打车赛道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巨头。
巨头们为何重金对垒聚合打车?它们在打法上有何异同?又将怎样解决行业痛点?
随着车多、优惠多的优势逐步体现,聚合模式成为互联网巨头切入网约车腹地的利器。高德地图率先嗅到了机会,于2017年7月设计了聚合打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多方共赢:消费者叫车更为便捷,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第三方网约车获得流量入口,从而拓展发展空间,这点对中小网约车尤为重要; 为地图乃至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补上出行的重要一环,未来也多了一条流量变现的渠道。
三个月之后,百度地图也下场了。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说:“初衷很好,但消费者的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导致聚合打车模式前期并不给力,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高德、百度两个玩家,之后哈啰出行2018年10月也切入赛道,但市场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彼时,聚合打车平台似乎并没有被太看重。
然而,随着一系列网约车安全事件的爆发,全面合规化成为必然的选择,如此一来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一大批不合规车辆与司机被淘汰,可庞大的用户需求却并未随之缩减,反而在逐年增长导致供需失衡。
于是,2019年高峰期打车难问题愈发严重,而聚合打车模式迎来春天,在供给侧增加了运力,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
市场升温,引来了美团、携程与腾讯地图,而各种中小聚合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么一来网约车发展出现了第二条曲线。
不过,巨头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涉足聚合打车,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与腾讯地图的目的是完善地图生态体系、提升服务价值链;哈啰出行的目的探索多元化出行应用,从共享单车细分赛道延伸至大出行赛道,寻求更厚的生存土壤;美团的目的是补齐本地化生活拼图,从而获得一个稳定的流量新增入口;携程的目的是打通旅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但初衷不一,巨头们的打法也有差异。
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走的是高补贴之路,不少网友发现享受优惠之后,价格有时甚至比直接在网约车叫车还便宜;腾讯地图走的是联盟之路,与第三方网约车平台合作,以优势互补的形式参与市场角逐;美团、携程、哈啰出行的打法是侧重挖掘各种旗下日活跃用户的出行需求,渴望实现出行需求在生态体系中的内循环,譬如据美团内部数据显示,30%的日活跃用户有出行需求。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